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出口形势严峻 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再次,应积极利用“新兴社会化媒体”手段实现营销手段的转型升级。根据业界的数据,在今年淘宝天猫的“双十一”活动中,营业额超千万的企业中服装品牌企业占70%以上。然而,目前电子商务对于中国服装产业的出口助力作用远不及对内销。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均拥有方便、快捷和完善的全球网络营销服务,这一点值得中国服装产业借鉴。

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电子商务对服装产业销售的巨大推动有目共睹,新型社会化媒体作为距离消费者最近的沟通渠道,正悄然将其转化成为品牌拥趸,未来将很可能为传统服装产业的全球化竞争衍生出更多全新的营销通道。

品牌升级需要挖掘本土文化

纵观国际服饰市场的知名品牌如法国香奈儿、路易威登,意大利的范思哲等,均源自于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艺术积淀,普遍拥有悠久的历史、明确的定位和优质的服务。显然,如果缺少研发设计环节上的持续创新,企业产品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缺少叫得响、口碑好的服装品牌,中国服装业就无法在世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文化是品牌设计的基础,文化也是品牌精神的彰显和品牌升级的保障。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运用是品牌升级的关键。目前来看,中国服装产业品牌树立的最大障碍,在于对国际时尚话语权的缺位。究其根源,则在于中国服装产业缺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苗鸿冰曾指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正是我国服装品牌本原的文化基点,不断创新、积累并沉淀的中华文化必将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基因与内核,并将在传承中最终打造出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品牌价值。

此外,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运用,不仅应体现在服装产品的设计上,还应体现在产品的展示、营销等各个环节。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在品牌的升级过程中,仅仅添加中国元素是不够的。中国的服装需要在添加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努力把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理念“引进来”,用现代的时尚语言去创新,大胆地登上世界时装的舞台,升华被全球认可的东方美,进而提升国际时尚话语权。

中国的服装产业是“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装产业的品牌升级既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有利于拉动出口和内销市场。尽管中国服装业的转型与升级之路任重道远,但前景可期。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2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