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长期关注运动服装企业,并与多家公司有过接触。他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运动品牌错估了2008年奥运会后的市场形势,“都以为奥运会后,体育产业会兴旺,喜欢体育的人群会迅速膨胀,于是他们迅速扩张,很不理性,而且这些运动品牌公司之间也存在经营模式雷同的问题,现在是一出问题,大家都有问题。”李志起说,国外进来的快时尚品牌也阻碍运动服装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本以为会掀起一阵运动服饰消费狂潮,但年轻消费者却转向了瑞典品牌H&M以及西班牙品牌Zara。”
“这还不是最坏的时候”
张庆告诉记者,国内运动品牌“原来只讲究扩张,但是同质化始终没有解决,消费者在选择货品时的可期待性非常低。”李志起对这一点也深有同感,他说:“模仿特别厉害,你拿过来安踏的衣服和李宁的衣服,经常分不清到底是哪一家的,除非看商标。”
张庆分析说,清理库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态的过程,谁的资金更充裕,谁的耐力更强,谁的策略性更完整,执行力更强更坚决,那么谁就可以走的更远一些,“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二、三线品牌不得不去转型或者是要倒掉。”李志起也判断,接下来运动服装企业的困境还将持续三至五年,并且一股并购潮将要涌过来。根据他接触的福建一些运动服装企业来看,已经有企业准备过一个悲观的2013年,“关闭门店,裁员都列入了计划,因为这还不是最坏的时候。”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