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O2O概念创业者直言:“要做好O2O必须要有满足一定条件,要么拥有线上资源,要么拥有线下资源,想靠三五个人做一款App,靠创意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库巴网技术经理张海强也对此现象做出分析, 他认为现在线下各种服务并不标准化,O2O模式还存有许多弊端。“O2O模式不像B2C模式,服务质量都在这个平台本身。O2O平台对这方面的控制难以做到保质保量。”
团购网泡沫的破裂证实了这个问题。在传统商业领域,与O2O近似的是连锁零售行业,这个领域的要求是细节化、高效管理与成本控制。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水准迄今为止仍处于作坊水准,近期难有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出现。
仍具有较大发展机会
任何消费模式是好是坏,消费者最有发言权。不管其本身构思如何精妙,流程如何顺畅,出发点多么良好,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消费者这道关卡的考验。
业内普遍认为,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看,O2O更具交互性,为用户及商家提供了面对面接触与交流的机会,打破了实物网上零售时用户与商家通过冰冷的物流维系关系的现状。而这种关系的维系,也确实不是一个个“亲”字就可以替代的。
“从现状来看,O2O与其他电子商务形式并行,借其他模式电商先期教育用户之力,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当中国O2O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产生紧密联系之时,O2O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就不言自明了。”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O2O市场规模为562.3亿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986.8亿元,增长率为75.5%。预计到2015年中国O2O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达到4188.5亿元。
“无可否认,O2O现阶段比较尴尬,线上O2O的交易量比较少,或者说这个行业的玩家比较少。但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之内,这个行业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马海平分析。
艾媒咨询CEO张毅提醒企业,O2O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种模式,线下分散性与差异性决定未来O2O将呈现出较为分散的格局,未来垂直型O2O也同样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企业在发展O2O的关键问题是要避开锋芒,一定要与龙头企业避开正面交锋,要在细分领域或自己擅长领域打造竞争优势。线下渗透以及线下的运营能力是未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此外,提升用户的忠诚度是最锋利武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