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场纷纷在这个季节采取打折让利的方式争夺客源。同时把岁末打折促销活动提前,减少商场在圣诞、元旦“双节”的压力,通过打折促销提前抢占原本就低迷的消费市场。
面对优惠警惕消费陷阱
面对优惠,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营销专家提醒,目前正是商场打折季,消费者一定要警惕消费陷阱。
“面对现金返利要货比三家。”王清华介绍说,商场推出了很多现金返利活动,针对一些服装、化妆品等专柜,经常采用加价后再返利的销售模式,其促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扩大人流量,为了吸引眼球。
若发现商家存在虚假标价的情形,可向工商部门举报。同时不要为了优惠,而购买不实用的商品。
如某商场推出了“满200省50”的活动,但其所有商品都是诸如199、399、599等标价。消费者在购物后很容易发现总是和最贴近的促销标准差几元钱,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消费者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再去买一些并不实用的东西。
“不要被商场的会员储值卡‘绑架’。”某商场促销员透露说,商场搞活动期间导购会极力的推荐顾客办理各种优惠卡、会员卡,卡内充值少则几百,动辄上千元,不但金钱被套牢,个人信息也被大量泄露。
多数消费者在办理时,并没有考虑有没有时间在这家店消费完卡中余额,会不会坚持在这家店消费,到底是分次消费划算还是包年划算,最终为了暂时的优惠,失去了更多的选择权利。
另外,最优惠力度还未到来,一般情况下,更大的折扣力度一般在春节前后。对于一些大件不急用的商品,建议市民可以先打探促销折扣情况,选择最优惠时机再下手购买。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