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微企业主认为,“这种环境,借钱本就不容易,更何况把钱砸到企业里,未必能带来改观,还多出一大笔负债,风险更大”,可见市场环境长时间未得到改善,明显抑制小微企业扩大生产继续投入的意愿,小微企业不愿意或不敢再承担融资成本继续投入。
“融资难”到“融资怕”
即便是离去年温州企业家跑路事件已经过去将近1年,郑晨爱依然感受到整个城市的信用紧张气氛。2011年中国民间借贷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震荡,温州出现民企老板跑路潮,鄂尔多斯房地产商自杀,江苏泗洪“宝马乡”高利贷崩盘,河南安阳陷入非法融资漩涡,厦门担保业频爆资金链断裂事件。
“现在已经不是‘融资难’,而是‘融资怕’了。”在第一财经广播主办的2012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郑晨爱表示。
在近6个月影响小微企业经营的各种因素中,虽然受资金不足或紧张影响的企业比例为23.90%,但另一项影响企业经营且和钱相关的因素则更加令小微企业头疼——客户拖欠款。虽然上下游欠款,这是国内小微企业最为常见的资金运作方式,但近6个月客户拖欠货款影响企业经营的小微企业比例达到30.75%,这也显示出其资金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中小企业真的缺钱么?“表面上是缺钱,实际上是缺利润。”上海杨浦区金融办副主任魏果望认为,这也是银行不愿贷款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各种管理不规范,包括财务报表和纳税问题,别人很难看到企业真实的运作状态。
也有些企业前期盲目想做大,而导致投资的不谨慎。以钢材贸易为例,去年钢贸贷款为1900多亿,但实际上整年交易量仅为2000亿,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投入到其他行业中去了,这种短贷长投的方式在经济上升期没有问题,但一旦经济下行,很有可能大家一起死掉。
对于企业融资的问题,上海四方锅炉集团工程成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子安也曾经非常头疼,后来他意识到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担心的风险主要是2项,规范不透明和可持续性不强。
“酒香也怕巷子深”,马子安发现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可持续性和发展前景,于是他通过自己的专利向政府申请中小型科技企业认证等,在此过程中,有家风投了解到四方锅炉,通过尽职调查,决定向其投资。不过马子安没想到好事还在后头,有了风投进入,此后居然有某银行的中小企业部门特地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提供贷款。
“的确,你得给银行看到企业发展的前景和希望。”融道网创始人兼CEO周汉说,有些小微企业认为自己有抵押物就能顺利贷到款,实际上银行最不愿意变成当铺。他所创办的融道网是一个融资贷款对接平台,看到过不少中小企业急寻融资想去找关系的案例,“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从自身而言,要解决的是从内部管理经营到发展战略的双重提升。”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周汉建议说,因此应该进行授信前置,从银行获得备用授信,急需用钱时,哪怕你的资质再好,也需要一定的审批及沟通时间,往往会因此错失市场机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