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行业:内忧外患企业面临“三座大山”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前半场库存,后半场关店;目前仍在前半场”。一位服装行业分析师在报告的标题如是写道。对于中国服装企业来说,这个“冬季”到底有多冷?一项统计显示,仅22家A股服装类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存货总量就达到了惊人的382亿元。更有媒体断言,全国服装库存够国人穿3年。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需求疲软、电子商务强势崛起、国外“快时尚”品牌狙击,都是此次危机的诱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空间有限,但企业的经营模式仍停留在规模化扩张的惯性里。

“野蛮生长”的停滞,标志着整个行业都步入了由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的转型期。

记者调查

服装品牌特卖连场清库存

服装行业的库存危机到底有多严重?带着这个疑问,12月3日,记者来到了聚集了众多本土服装品牌零售门店的东门步行街。

沿着解放路一路走去,几乎所有的服装门店都在门口挂出了醒目的促销打折广告牌。在某国产服饰品牌门店的横幅上,还写着“十万库存”、“紧急处理”、“一律一折起”等极具冲击力的字样。然而,尽管街上各店的折扣力度看起来都十分诱人,但记者发现,真正入店选购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

“今年的折扣力度是很少有的,但现在打折的基本都是旧款。我们主要是为了清库存,要不然就上不了新款。”一家服装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

“这些服装品牌以往为了‘撑门面’很少打折,现在为求生存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聪12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华巨臣是深圳主要的服装展览会举办公司,零售渠道的不畅反而使得今年展会特别旺。

“以往都是我们去求这些大品牌参展,但今年反而都找上门来想通过我们的渠道清库存。”王聪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已在会展中心连续举办了两场服饰特卖会,接下来还有宝安体育馆、深圳湾体育馆服饰特卖。最长的一场展会将会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7天。

成因分析

内忧外患企业面临“三座大山”

对于今年服装行业整体萧条的原因,多位受访业内人士都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从而导致了需求的疲软。

“2012年,中国服装制造产业呈现内忧外患的格局,国内外纺织服装需求呈现双降,从而影响行业收入增长。”北京华荣万基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曹佳洛12月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1~9月,中国服装累计出口1161亿美元,同比增长0.7%。进入10月份以来,受海外圣诞订单需求,出口增速有所回暖,但是长期走好的趋势依旧不明显。

“原本中国的许多服装企业就是做出口贸易的,出口渠道被堵住的情况下只能转为内销。在内需同样不景气的情况下,市场的供需平衡就被打破,服装公司库存居高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12月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