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市场不景气再加上消费疲软,国内的服装企业正面临着库存过剩的“寒冬”。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中国服装库存的总和,在不进行更新的情况下,足够国人穿上三年有余。
最新数据显示,仅22家A股服装类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存货总量就高达382亿元。在上半年,李宁等42家服装企业总积压库存甚至达到令人瞠目的483亿元。
而不久前,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也对郑州、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南阳、商丘、周口等地的11家服装制造企业开展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普遍存在订单减少,库存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的现象。
在这场行业寒冬面前,对于以女裤打天下的河南服装行业来说又会采取什么样的过冬术呢?近日,记者对部分河南服装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
河南服装库存压力较小
对于服装行业库存压力的报告,作为河南省服装协会执行会长的李刚也颇为关注。
近日,李刚就试图联系河南省的一些服装企业共同 “消化”库存压力。但是,通过和不少服装企业接触之后,一些企业表示,目前虽然服装库存有所上涨,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李刚说:“库存压力比较大的那些企业多数都是一些品牌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河南的服装企业与其相比生产能力有限,所以,在此次库存压力中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
李刚的说法得到了领秀新发展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小东的认可。
宋小东告诉记者,目前,服装企业的库存压力主要集中在运动品牌和男装品牌上。而这两类服装恰恰是河南服装行业所缺失的。
据宋小东介绍,目前一些河南服装企业的库存,整个销售网络加起来最大的也不超过3000万件,相比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还是较少的。
不过,比起服装企业的相对冷静,一些从事服装批发的批发商还是比较悲观。
提到库存的压力,在锦荣商贸城从事多年女裤批发的经销商王金栓告诉记者,“赔钱卖”似乎已经成为不少批发商的共识。王金栓说:“年前往往是销售旺季,往年这个时候不少零售商连货都拿不到,今年一条裤子比往年低了5%的利润仍是卖不出去。”
保证“现金流”是关键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库存积压的时间越长、折旧就越大,成本就越难收,而谁的现金流越多越能安全“御寒”。
而目前,对于服装企业来说,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能够看得到成品的现实库存,更重要的还有隐性库存。
宋小东告诉记者,解决现实库存只有通过降低利润点,以及一些促销活动来进行库存“消肿”,而对于隐性库存来说则需要企业对产品、供需关系及市场进行长期准确的定位,否则势必会造成大量库存。
“我们现在一直提倡河南的服装企业要做大做强,其实,现在谁的库存压力小就是在做大做强。”宋小东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