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拥有买或不买和品头论足的选择权,商家则拥有卖什么、卖多少和怎么卖的主动权。在物价飞涨的年代,我们很难静下心来评定一件商品怎么样才算便宜,怎么样才算贵。但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消费力如何增长,相信“物美价廉”将一直是消费者心中的那杆秤。
当然,物美也可以价高,但价格应该控制在何等程度,话语权显然不在消费者那里。高价商品究竟捆绑着什么东西在消费着消费者?为了平成本而涨,为了高档次而涨、为了多挣钱而涨……这些全都无可厚非、情有可原,但是消费者是否吃得消,长期以往是否会对品牌、对客户群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需要仔细考虑。
而从原材料、生产、营销、物流、售后各个环节做起,通过整合资源和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亦不失为一种“捆绑式”的转型升级。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