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为何没有驰名国际的时尚品牌?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4日

伴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很多业内人士开始思考,中国的服装设计该如何在世界舞台脱颖而出?

就曾有业内资深人士感慨,欧美的时尚产业往往是通过设计师创新的理念引领潮流的趋势,然后再推动市场发展;而中国恰好倒置,永远跟着市场走,追着潮流走,设计师没有创新的空间和舞台,天才也无用武之地,只有在浑浑噩噩中迷失。

当中国服装业还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时,日本时装早已跃进国际舞台,他们也因此成了很多中国设计师看齐的目标。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早期,日本时装设计师以集团军的姿态亮相巴黎,包括山本耀司、高田贤三、川久保玲和三宅一生。其中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的风格让整个欧美时尚界既震惊又欣赏,碎布包裹般的服装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

而山本耀司本人对设计的观点,更是影响了很多中国设计者。

山本曾说,自己做的从来都不是时装,只是衣服。成功只是外界赋予他的。对他而言,他只是从一条裤子做起的。裤子做好再做衣服,从打版到制作,起码5年——这体现的,或许是对服装发自内心的热爱。

从T台到柜台

2006年谢锋携JEFEN品牌登上巴黎时装周,是对中国服装界的鼓舞。

一家著名的欧洲报刊曾评论:除了几件绘着桃花的礼服和短裙,你几乎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相反,这个系列充满了英国女孩或者浪漫空姐般的西方情调。虽然有点“太不亚洲”,但你绝不能否认这是一个漂亮的系列。

这一评论,恰好契合谢锋的设计理念:希望JEFEN成为一个有着东方情怀的品牌,但摆脱生硬的民族符号,具有国际化的审美标准。

在谢锋借国际服装周走出国门后,设计师计文波在2007年成为第一个代表中国服装界在米兰男装周登台亮相的设计师。2007年1月,计文波携“利郎”品牌登上米兰时装周的T型台,他凭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中国传统兵马俑造型为T型台布景,在米兰刮起一股中国旋风。

接下来,吴青青携自己的VLOV品牌登陆纽约时装周。今年9月的巴黎时装周,出现了又一张新鲜的中国面孔——刘芳。她是继谢锋、马可等人之后登上巴黎时装周舞台的首位中国羊绒领域设计师。刘芳的设计作品均为纯白色,采用特种针织楔形编织技术展示服装立体的折裥,经过层叠、旋转、缠绕使成衣展现出几何图形的魅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新势力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T台上灯光摇曳,云裳艳丽,走下T台,这些服装又有多少可以进入市场,在国外的百货店、专卖店出售?

多年前,就有业内人士感慨: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缺乏好的设计师,也不是没有像样的品牌,而是不懂品牌运作的国际规则。国际时装品牌运作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与专业“买手”、即控制百货商店资源的专业品牌经纪公司合作。而中国服装企业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市场营销,几乎完全“一条龙”自产自销模式,显然难以适应国际市场。

换言之,并非在国外办一场秀就是世界品牌,而是要找对合适的“买手”参加发布会,并积极与百货商店沟通,让外国顾客承认并乐于购买自己的服装。在国外,买手店、设计师精品店甚至是艺术画廊都扮演了销售和推广的角色,但国内可靠的“买手”少之又少。

但好消息是:2010年,新天地时尚这个以设计师为主要定位的Shopping Mall在上海开业,旨在为中国原创设计提供一个走向市场的平台。

从T台到柜台,中国服装设计在市场运作方面的改变与完善,并非一蹴而就。对设计师而言,不如更好地修炼内功。毕竟,当设计师关注排行榜、关注量、曝光率胜过自己的设计本身时,其作品也很难具有灵魂。

或许,只有灵魂才能让服装充满恒久生命力。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0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