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代工厂集体“喊话”向阿迪达斯索赔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0日

今年7月,受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体育品牌阿迪达斯决定关闭其在华的唯一一家直属工厂——阿迪达斯(苏州)有限公司。这被认为是阿迪达斯向低成本代工制造全面转型的举动。随后,阿迪达斯表示要解除与其他代工厂的代工合同。

解除合同后,这些代工厂就以下三点向阿迪达斯发问:第一,2015年前不终止合作承诺的兑现问题。

第二,订单的持续是否只是一种敷衍?蒋留红表示,8、9、10三个月按照往年的订单量至少有25万件,而今年却只有2万余件,她认为这2万件也是阿迪达斯为了把时间拖到10月份。

第三,机器设备尤其是特殊设备的赔偿问题。因阿迪达斯称,对于代工厂的机器设备不在补偿范围之内,代工厂对此表示不满。

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秘书长郭炜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阿迪达斯做出的让步可能是延迟代工企业的转单时间,使代工厂有时间来另找客户。

郭炜文说,阿迪达斯当时如果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上考虑,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企业过渡则会更好,让企业有时间来寻找其他客户,减少当下转单的困难。

而就费用赔偿问题,郭炜文称,在通常情况下,很少有客户向对方承担设备补偿的情形。她说,代工厂在与客户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去评估事后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

郭炜文表示,上世纪90年代,客户与代工厂终止合作时,会告知对方终止的时间点,而代工厂自身还有其他客户,因此合作的终止很少给工厂带来像目前这样的冲击。这与现在环境改变、外贸订单量减少有关。

郭炜文认为,企业在这种贸易环境下,所进行的任何投资,都应当自己去把握,而不是寄希望于订单能够长期持续。“即便是客户强硬要求代工厂进行设备投资,也不见得能够保证长期给工厂订单。没有白纸黑字的协议说明费用分摊情况的话,阿迪达斯没有义务去支付赔偿。”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3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