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解析服装品牌如何满足消费行为多样性与复合性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0日

很多有号召力的品牌,不管店开到哪,消费者都会追随而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Forever21,它最开始的时候在美国做了很多小店,然后开始尝试大店,一般都是四层,男装、女装、童装、饰品都有。因为这种全品类的创新,很多消费者跟着Forever21走。国内有一个品牌叫哥弟,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关注这个牌子,不论是在街边,还是在百货中心,哥弟都有很强的号召力。所以可以看出,品牌自身运作很重要,渠道、营销等等都是工具手段,关键在你自己强不强。

今天谈渠道和创新是必要的,但是前提是要把自己做好,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跟着你走,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LOGO品牌在衰败,九十年代是高峰期,现在只有10-20%的份额,基本集中在三四线市场;渠道品牌现在还有40-50%的份额;第三种品牌,也就是这种有号召力的品牌,现在份额不大,但是它的增长速度很快。做品牌要看清趋势,要了解消费者的变化。2006年我在法国看了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开了两个店,一个在大街上开的,另一个是在菜市场旁边开的。菜市场旁边的那家店几乎没有装修,就是简单的房间,面积有100多平米,但这两家店的销售额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对象不一样,街边店是面对游人的,而菜市场旁边是面对当地消费者的,所以今天我们做品牌,一定要顺应消费者的变化,做好品牌自身。

周严:中国消费市场的变化真的让人感到很震惊,似乎每一年都有不同,中国的消费者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LOGO已经不重要,品牌从原来单一的识别变成现在多方面的识别,消费者更多关注品牌的情感沟通和人文理解是否与自己的高度相一致,这对品牌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驾驭品牌,他们用更松弛的态度来挑选品牌。11月份,世界顶级的设计师和H&M合作创造的限量版产品引起了抢购的狂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的另一个变化是消费的不稳定性,以更松弛的姿态迎接各种可能。

原来品牌划分消费群体是从年龄界定,但是现在转向了价值观、穿着品位和场合等多种因素。在消费者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引导他们对自我和时尚有更清晰的认识,如何稳定一致地表达与他们相符的理念和风格,这都是需要品牌建设者思考的。

同时,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改变,消费者从表面消费转向内心消费。上海新天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把中国传统文化用世界通行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对于中国的服装品牌来说也提出一个命题,即我们如何用国际通行的方式,将自己的品牌文化传播出去?在国外看是中国的,在中国看又是国际的,这或许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每天都能给品牌带来新的思考。但是,无论这个市场怎么变化,都抵不过消费者喜新厌旧的速度。深刻的人文关怀是品牌的最终归属,只有表达最深刻的时尚本质,才能给消费者以自由,让他们在更广袤的空间里组合自己的心灵素养、精神结构和生活层次,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上一页[1][2][3]
阅读数量(5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