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户外品牌,从哥仑步,到思凯乐,到圣弗莱再到木林森等,我们可以发现,户外品牌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摇摆性。无论是哥仑步的“轻户外”还是思凯乐的“时尚户外”,亦或者是圣弗莱的“泛户外”,均在户外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元素,只是,这样的元素的添加,让这一个“户外”变得不那么的纯粹,而这也严重的影响着这样的一个户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本身亦喜欢从事户外运动的业内人士曾这样评价国内的这些品牌:“不是真正的户外!”很是尖锐的话语,却也深刻的指出了这样的一个致命问题:这样的户外定位,真的是户外吗?
这样的问题,似乎又让人想起了李宁最初那个在“休闲”和“运动”之间摇摆的定位,那个时候,李宁的运动品牌定位,真的是运动吗?或许李宁今天的选择,已经给出了答案。而户外品牌,这一从运动延伸而来的品类在品牌定位上的探寻历程,是否将重复着运动品牌的历史?最终的答案还没有揭晓,我们还需耐心等待这个回答。
当然,每一次提到户外品牌的定位,我们就不得不说到的还有户外运动的局限性。户外运动的局限性,导致了户外品牌受众群体的局限性的不可避免,就像是在汪洋大海中,你要的只是那一座岛屿,不是这座岛屿的大陆架也不是那些海水。或许,你可以在岛屿旁的海水深处,很容易的寻找到整个大陆架,但是你却很难通过这个大陆架来寻找到这座岛屿。而这个岛屿便是你的核心受众群体,这个大陆架是你的潜在受众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是该先满足核心受众群体的需求还是着重开发潜在受众呢?
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选择,而选择之后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应对方式。若是前者,应该选择的便是能够深入到这些核心受众心底的那个代言人以及相对的推广方式也就是专业的户外运动者和相应的专业户外推广方案;若是后者,在大众群体中知名度的提升将是重点,而相对的代言人的选择范围将更加的大 。
契合度,亦是重点
与品牌的契合度,在一定程度上所要求的便是和这个品牌的品牌精神的契合度。当品牌定位明确了之后,品牌精神便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这个时候,代言人本身是否可以体现这一品牌的精神,就格外的重要。
说起国内的户外品牌,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起探路者这一“本土第一户外品牌”,而这一品牌的另一个名词,或许就是王石。2009年新年伊始,探路者正式与王石牵手,而这一次牵手更是完善了探路者“本土第一品牌”的头衔,同时也成就了一次户外品牌代言人选择的绝佳范本。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