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鹿寨县继续在发展桑蚕产业过程中大打科技牌,有效提高了种桑养蚕的效益,实现了桑蚕业的良性循环稳步发展,为顺利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调整品种结构,改造低产桑园。鹿寨县增加财政投入,大力推广产叶量高的嫁接桑及桂桑优12、桂桑优62品种,将低产桑园改造成高产桑园。全县17.3万亩桑园中,良种桑达到95%以上,嫁接桑占三分之一,由于叶片大、产量高,既增加了养蚕量,又易于采摘,省力省工,深受蚕农欢迎。
发展小蚕共育,简化养蚕工作。鹿寨县继续推广发展小蚕共育,使养蚕分工更加专业化,有效解决了小蚕护理难的问题。目前,全县有小蚕共育室40多个,主要蚕区小蚕共育率达50%以上。蚕农领回共育好的小蚕后,可安心养护大蚕,既简化了养蚕工作程序,也提高了蚕虫的成活率和蚕茧质量。
大力改进蚕具,实现省时省工。一是全面应用木制方格簇,实现茧大、茧形好,蚕茧质量显著提高;二是改进上簇方法,实现由人工上簇向自动上簇转变,该项技术比人工上簇提高效率3倍以上;三是推广应用木制采茧器,其工效比原来手工采摘蚕茧提高了8倍以上。
改进蚕粪处理,防止病害流行。我县吸取往年乱倒蚕粪、造成蚕病流行的教训,对蚕粪处理进行了改进,即在主要养蚕的村屯建立蚕粪集中处理池,每户一池,全屯的蚕粪统一集中到一处进行消毒处理,既改善了村屯的环境卫生,又有效防止了蚕病害的流行。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