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岁末将近“中国制造”的辉煌还能否继续?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7日

岁末将近。在全球经济复苏无力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产业难以实现年初预定10%的增长目标几乎已成定局。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尽管外部因素影响占据了主要地位,但增速大幅放缓仍然凸显了辉煌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转型压力。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500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其中,出口18499.1亿美元,增长7.3%﹔进口16503.7亿美元,增长4.1%。多数市场分析预计,中国今年全年的外贸增速很可能在7%左右,距离10%的年初预定目标差距尚远,但又高于全球贸易量2.5%的年预计增幅。

“和全球增速相比,中国外贸的全年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但是在内外双重压力下,中国外贸进入缓增期是不争的事实。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习惯于高速度的‘中国制造’必须适应新的增长业态。”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际经贸探索》主编肖鹞飞说。

近十年来,“中国制造”的崛起是全球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统计显示,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幅达到惊人的21.7%,比同期全球贸易额年均约10%的增速高出1倍多。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经由2002年的4.7%上升至2011年的10.2%。而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对外贸易第二大国的位置。

但从超过21%到不足10%,增速的明显放缓凸显“中国制造”遭遇了空前的阻力。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依然不足导致外需持续放缓,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作为中国最大的铝合金梯具外贸生产基地,天津金锚集团副总经理阎旭年说,今年整体预期比去年仅仅能够维持小幅增长,而出口形势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欧美经济没有实质缓解。

江苏正雄(淮安)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丽表示,企业原本面向欧美市场贴牌生产女士时装,去年下半年以来,来自这些市场的外需订单大幅下滑迫使其开拓内销市场。

在看到外部因素的同时,更多人将目光集中到了诸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变化的外部因素上。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2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