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2体育服装业陷“中年危机”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7日

2012年的体育行业已不复2008年的光景。以体育鞋、服为主导的体育用品销售,是体育市场的晴雨表,描摹着体育消费的行情。受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匹克、李宁、安踏等企业今年纷纷刹车急停,加速瘦身,库存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且今年的销售业绩总体并不理想。

库存压力最大代表企业:李宁

去存货很苦恼

高管接连离职、品牌定位摇摆不定、销售业绩下滑、股价大跌、士气低迷……2012年对李宁公司来说,可谓危机连连。其中,库存,是李宁危机绕不过的坎。

12月17日,李宁公司公布一项涉及资金最高达18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矛头直指困扰行业已久的存货问题。据公告称,此次应收账款重组将包括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整合销售渠道等多重方案,旨在加快积压存货的清理、盘活下游有效流通,提升渠道的盈利能力等。

事实上,7月10日,李宁公司就公布了最新整改方案,第一阶段措施主要是清理渠道存货“只有存货清理干净,才能再谈其他规划,不然一切都是空谈。”6月12日,李宁发布预警公告,称2012年第四季度李宁牌产品总订单金额双位数下降,服务产品订单金额下跌超过20%。李宁管理层预计,2012年销售收入较2011年可能录得负增长。看来,李宁自己也清楚,去库存将是头等大事。

2010年,李宁公司曾希望通过品牌重塑,进行消费群调整,于是发动以换标为核心的品牌升级运动,最后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减少84.9%的年报数据,预示了李宁的又一次危机,李宁随后对店铺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关闭了1200家低效门店。这似乎并没有给李宁的业绩带来明显好转。

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宁推出的最高达18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将是李宁的生死战,该举措虽然是“正确决策”,但14亿到18亿元的规模是否足够清除李宁旧有库存障碍,尚存疑问。此外,李宁目前相对强势的领域只有羽毛球,而跑鞋、三大球等领域,李宁仍然是弱势品牌。而耐克与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已经准备推出中档价格产品,这将对李宁、安踏等本土品牌造成较大冲击。相比之下,李宁定位尴尬,徘徊于国际高端及国内中低端品牌之间,而且战略定位长期摇摆不定,因此,只有不断寻找专业化的细分市场,李宁才有可能找到机会。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7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