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制造”漂洋过海缘何比国内价更低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8日

经常到国外购物的王女士也指出,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比国内同款产品便宜很多。“例如,美国品牌新秀丽的旅行箱,大家都知道是中国工厂加工制造的,但是在美国只需不到1000元人民币,比国内的同款产品便宜一半。”她说。

除代工的国外著名品牌外,本土“中国制造”品牌在国外价格也很便宜。小张是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在墨尔本学习期间,他发现当地商场里的小家电有很多中国品牌,价格都比他从中国带出国的同款产品便宜很多。小张很疑惑地说:“按常识,产品在原产地的价格应该更便宜,还没听说过广西产的甘蔗运到北京更便宜的。”

为何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反而物美又价廉?对此,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分析指出,按说在中国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应该更便宜,但现在国人都出国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这与货币、汇率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出口交易价格低于国内批发交易价格、国外流通成本低于国内流通成本等因素造成的。更为关键的是,国内基本上形成了“在国内购买商品没有质量保证,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质量有保证”的思维定势,产品质量保证问题成为国人在境外购买中国制造商品的一大因素。

出口退税是把双刃剑

中国商品出口到国外,价格却比国内便宜,与出口退税政策不无关系。所谓出口退税,就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等,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增加出口创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微博]指出,用于促进外贸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把双刃剑,也是致使“中国制造”价格在国内普遍高于国外的原因之一。他指出,国家的初衷是促进外贸发展,但低价竞争策略实质上是利用出口退税补贴了国外进口商,无形之中也补贴了国外消费者。

据商务部调查显示,电子产品、手表、箱包、服装、酒5类产品的20种高档品牌消费品,对比其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也就是说,海外消费者拿着几乎10倍于中国消费者的薪酬,却享受着使用廉价中国商品的“低通胀”美好生活。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本是为促进出口,但现在很多企业“成也退税败也退税”,完全成为出口退税的寄生虫。

从今年7月1日起,重新调整的出口退税政策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这些新规包括扩大生产企业收购货物出口退税范围、部分出口货物由征税调整为免税、退税申报期限由90天调整为最长470天、增加出口货物免税管理的内容、取消小型企业和新发生出口业务企业12个月审核期规定等。

然而,在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基调背后,出口退税会导致中国补贴全球的诟病一直存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王一鸣指出,依赖出口退税的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短期来讲,如果他们集中倒闭会造成失业率增加。但从长期来看,的确应当通过一些手段淘汰这些企业。

物流高成本灼伤“中国制造”

除出口退税外,国内商业流通中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也成为拉高产品在国内售价的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商品虽然没有远渡重洋,但是,历经重重运输关卡,运输成本外加各种乱罚款、乱收费,累加起来,比国际运输成本更高。据报道,全世界收费公路为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全世界的70%。交通部规定40公里设1个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收费站的密集发展挤压了原本作为公共产品存在的免费公路的空间,提高了商品的运输成本。更有甚者,一些职能部门滥用权力,动辄对运输车辆敲诈勒索,所有这些成本,都被转嫁给了消费者。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37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