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棉花市场有点“冷”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8日

 

在三十里铺镇,来自夏津县的“棉经纪”侯勇军说,跑一天收不了多少棉花,种棉花的农民越来越少了,还不愿意卖。高唐本地的“棉经纪”盛学清说,他现在不仅在本县跑,还到附近几个县市收购,图的就是多收些。比起往年,今年收购挺困难。 

三十里铺镇是全省数得着的棉花加工流通集散地。全镇有棉花加工企业及纺纱企业87家,籽棉年加工能力80万吨,棉花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52亿元。 

该镇的兴隆棉业有限公司是国储棉的供应商,近段时间一天的收储量为30余万斤。该镇有10家像兴隆这样的主要供应国储棉的棉花加工企业。兴隆公司总经理王万强说,现在我们90%以上的棉花都供应国储棉,棉纺织企业这块连10%的量都消化不了。 

记者还听到介绍:为规避市场风险,棉纺织企业用多少采购多少,基本不存棉;不供应国储棉的棉花加工企业,也是根据棉纺织企业的要求,临时收购,及时加工,立即销售,不存棉花。 

收购资金短缺也制约了收购。该镇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贷款手续繁琐、利率高、期限短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棉企宁肯自找民间融资也不向银行贷款。从银行争取到的收购资金仅占20%,其他的是通过民间融资、自筹收购资金解决,利息较高。而支付利息的支出占据了投资者的相当部分的利润,从而减少了投资者的净收益,影响了企业的再投入和发展。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