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提高质量和效益成为“广西速度”新动力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31日

“‘广西速度’,必须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并且是实实在在的速度!”

“实实在在的速度”,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后成为热词。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不能有水分,不能有虚火。”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重要调整信号。

2013年的广西将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质量”与“效益”的提升将成为“广西速度”的新动力。

看来路,找差距——

“广西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不仅表现为总量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结构和质量的差距”

往前看,形势严峻复杂,世界经济低徊不前的迷雾仍驱之不散;回望自身,底子薄,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

如果运用“底线思维”进行分析,前行中的广西经济列车显然滞障不少。

但其中关键,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上存在的差距!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细细分析广西几个支柱产业的现状。

——铝工业。工业经济结构中,资源性的工业占的比重大,初级产品多,产业链不长,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我们卖出去的是初级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应对风险能力不强。

——蔗糖业。广西蔗糖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2%,但是我们却没有大的糖果厂、饮料厂,都是把白糖作为原料卖到上海、广东等地,又从这些地方买回糖果和饮料。

——桑蚕产业。广西桑蚕产量占全国产量40%,同样也是把白丝原料卖到江苏、浙江,又买回他们生产的丝绸等各种产品。

“所以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要在做好精细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工夫,要在发展专业园区上下工夫,实现产业的聚集发展、专业化发展。”彭清华说。

过去几年,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此阶段,广西完成了历史上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重大项目投资。依靠投资上的大投入,广西实现大建设、大发展,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

与此同时,广西也迈入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从世界经济发展轨迹看,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坎。”广西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李欣广说。

据初步预计,2012年及明年,广西人均GDP将摸到此4000美元的门槛。“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在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时,面临着几个必须跨过去的‘陷阱’。”李欣广说。

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发生新变化,要逐渐放弃“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依靠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回望广西: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科技创新动力缺乏;投资驱动型产业发展遇到瓶颈,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