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纺织贸易显现“钓鱼岛”风险
新闻回顾
今年8月份以来,“钓鱼岛事件”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冲击逐渐显现,并且已经渗透到终端市场。9月17日、18日两天,日本知名的服装企业优衣库部分在华零售店暂停营业。10月26日结束的广交会二期,到会日本采购商仅为3951人,比2011年秋季广交会下降30.3%。不仅仅是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及销售受到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日出口也呈现疲软态势。海关数据显示,10月我国对日出口额26.1亿美元,仅增长0.6%,低于平均增幅。
编辑点评
日本纺织服装市场上有七成产品来自中国,这种高度依赖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逆转。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末几个月,由于中日政治关系等外界因素影响,一些日资纺织企业开始调整在华生产比重,生产重心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之势明显。此外,“钓鱼岛事件”为本已一片光明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蒙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原本寄希望于区域贸易利好的中日两国纺织服装企业不得不重作思量。
纺企组团赴缅甸和印尼考察
新闻回顾
为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尽早“走出去”,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规避贸易风险,逐步培育企业全球化布局的理念,今年6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与香港纺织商会联合组织了40名纺织企业家对缅甸、印尼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考察。
编辑点评
今年以来,“走出去”的课题愈发紧迫。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高企,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严重下滑。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纺织业行业竞争力日益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此时,更多的有识之士转变思路,他们希望用投资与合作换取全球市场,通过重新分工合作实现共赢。在相对陌生的市场,纺织企业家们用劳动力成本和劳动效率做乘法的法则权衡投资利弊,发现产能转移的可能性。诚然,一次考察并不一定能促成一项投资,但至少我们已经在寻找比较优势的路上。
“走出去”办展层次不断提升
新闻回顾
7月24~2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与法兰克福展览(美国)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行。
9月17日,第七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巴黎)暨巴黎国际服装服饰采购展(APP Paris)(以下简称“巴黎展”)在巴黎布尔歇展览中心开幕,展会与欧洲知名的Texworld服装面料展同期同馆举办。
编辑点评
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布局,使“纽约展”多年来的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断提升。通过将我国的产业优势和当地市场资源相结合,帮助企业与美国商界搭建更具实质性的商贸合作关系,加快从成本竞争的优势向综合价值竞争优势的跃迁。2011年成功转型后的“巴黎展”也顺应了市场和行业的需要,在促进产业链的上下游有效衔接上发挥了更大作用。在今年如此艰难的全球贸易环境下,行业“走出去”办展更突显了它在促进贸易与寻求合作的深层次价值。
俄入世下调纺织品服装进口关税
新闻回顾
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个成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中俄经贸合作引向了“最美好的时光”,也为我国对俄纺织品服装贸易带来商机。俄政府宣布,与纺织服装相关的商品进口关税税率从入世之日起至履行承诺终止年逐年下调。涉及的产品种类包括纺织原料丝绸、羊毛、工业用纺织制品、纯棉套装、家纺用品等各类制成品。
编辑点评
俄罗斯入世后,中国纺织出口企业享受的最直接利好是关税的减让。尽管整体降税幅度不大,但有30余种产品的进口关税由从价税和从量税复合征税降为单一的从价税,这足以让我国出口企业获得切实的利益。
此外,中俄贸易将朝着规范化和透明化的趋势发展,这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对于那些渴望在俄罗斯市场有所作为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在抓住俄入世商机的同时,必须树立明确的品牌形象,以强有力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竞争力,谋得在俄罗斯市场的长足发展。
国际机构加强天然纤维市场推广
新闻回顾
美棉棉花学校探讨产业深度合作前景
今年3月23日~24日,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主办的第四届美棉棉花学校在青岛举行。期间,新年度美棉的种植、品种、产量、出口、市场需求走势等内容,成为与会者普遍关注的话题。
“羊毛运动”中国站活动启动
3月28日,由英国查尔斯王子亲自发起的羊毛运动中国站在上海正式启动。国际毛纺组织希望,通过羊毛运动向世界推广羊毛的各种天然益处,鼓励时尚、室内设计和建筑行业对羊毛的使用,营造自然绿色的生活环境。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