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削弱比较优势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及较低的成本是我国加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优势。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物价水平显著提高,人工、原料、甚至租金等费用上涨致使国内毛皮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受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生产管理水平的制约,我国毛皮的出口成本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难以降低。同时,为了应对国外的技术壁垒,加大产品源头的质量控制,未来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生产成本。
品牌缺失降低利润空间
因发展历史及产品质量等原因,毛皮服装的一线品牌仍为国外所有。尽管国内的裘皮制造企业也在着力打造自主品牌,但更多的是一些地方性品牌,仍缺乏国际性品牌。
我国毛皮加工产业走过的是一条粗放发展的经营之路,没有自主知名品牌,所接订单80%以上来自外商的贴牌加工,面临着“产品多、品牌少、名牌更少”的尴尬局面,在国际毛皮产业分工中处于中低端位置。
缺乏强大的品牌使得企业定价能力比较弱,只能扮演价格接受者而非价格制定者的角色,以利润很低的出口订单赚取有限的加工费。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率不断降低,产业利润空间遭受严重挤压,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无法自主开拓国内及国外市场,会严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