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李宁上市8年首次大幅预亏 公司称2012年是谷底也是起点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4日

2012年李宁公司经历坎坷,先是公司高管接连离职加上品牌定位遭到质疑,再是全年预计业绩大幅亏损导致公司股价大跌等等,2012年的李宁公司可以说是处于风头浪尖。
  对于这次的预亏,李宁公司回复中称,主要是由于包括渠道复兴计划等涉及变革计划的一次性费用所致。渠道复兴计划需要人民币14亿-18亿元的一次性预算支持,将涉及会计上的存货与坏账计提和拨备。
  有分析人士对李宁公司的上述计划给予了肯定并向记者谈到:“李宁对于服装库存准备一次计提的做法是明智之举,计提库存坏账之后,李宁可以降低风险,有利于企业对帐面价值做准确的评估,从而制定出更适合公司发展的策略。”
  李宁公司表示,希望2012年是行业谷底也是公司振兴的起点。
  扩张不适合行业发展
  2012年12月17日,李宁公司发布了预计2012年业绩大幅亏损的公告,这是自李宁公司自2004年6月上市8年以来的首次预计大幅亏损。公司董事会在公告中解释亏损原因为实施渠道复兴计划所致。而据公告,上述渠道复兴计划董事会已经批准全面实施,预计投入14亿至18亿元。
  有知情人士透露,李宁公司的这次计提坏账主要针对的是服装库存,希望能一次性解决。
  据了解,李宁公司的高库存主要因素起源于对2008年奥运会后的消费市场预估过高。而李宁公司在大肆扩张之后才尝到了关闭门店与折价清库存的苦果。
  李宁公司董事会在公告中也指出了快速扩张对公司造成的影响,称集团先前通过批发式的运营令公司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迅速扩张营销网络,抢占市场份额。
  有数据显示,2004至2008年间,李宁的门店从2272间增加到5935间,收入从18.78亿元增长到66.9亿元。
  李宁公司向记者谈到:“过往的十几年,公司通过批发运营迅速扩张营销网络,占领市场份额,抢占了第一轮发展的先机。然而最近几年,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迅速下滑并出现饱和迹象,以往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行业未来发展对企业的要求。”
  李宁在实体店管理、渠道开发过程中出现多重问题,仅注重扩张速度、规模、数量的做法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下降,其市场认可度受到严重影响。
  业绩逐年下滑
  有业内人士评价,李宁过于高估2008年的奥运会销售增长,导致公司对后几年的销售保持乐观。但是,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便已经进入了销售黄金增长期的尾声了。
  在2009年至2010年,李宁公司分别实现经营溢利13.42亿元、15.47亿元,2011年降至6.31亿元,远远低于2008年的9.6亿元。到201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更是仅有1.84亿。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5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