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深圳老字号百货店岁宝百货,在2012年初新建成虎门岁宝时代购物广场,首次试水购物中心商业模式,这也将是岁宝将来扩展、发展的主力业态。
作为深圳知名的百货企业,岁宝将业务拓展到24时便利店、购物中心、精品超市等业态上。
现在的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店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处于饱和和分化状态。无论是数量上的扩张还是业态上的扩张,在提高业绩的同时,也是导致同质化竞争的重要因素。此时,购物中心的出现,以更强的综合经营能力和商圈辐射力来争夺市场。在压力的作用下,百货店必须面对顾客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高档化。
但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表示,百货企业在竞争中要独立思考,充分考虑经济周期。大家疯狂开店的时候,要想一想市场是不是真的好,能否承受得住;大家都没信心的时候,也要想一想,可不可以独辟蹊径。
关键词:国际快时尚 扎堆
今年年初,H&M上海徐家汇店开业,这是H&M在中国开设的第88家门店。H&M的首席执行官佩尔森表示,中国将会是H&M在2012年开设全新门店最多的市场。佩尔森表示,尽管大多数大型国际时装公司均已进驻中国各大城市,但中小城市仍可作为扩张的目标。“H&M计划在对现有门店面积进行扩展的同时,将业务扩展至中小城市。”紧接着快销时尚品牌ZARA、英国著名品牌TOPSHOP强势进驻深圳,MANGO在COCOPARK的门店也相继开业。
8月,美国时尚零售连锁巨头Forever21于王府井北京apm购物中心正式开张营业面向中国市场。开业当天,早上8点就有粉丝开始排队,10点开业前已有超过500名顾客在门口排队等候,其壮观程度不亚于此前ZARA、H&M、优衣库的第一天开业场景。
在H&M以及ZARA们快速扩张之时,同类品牌也都虎视眈眈地紧盯中国市场,包括GAP、C&A、UR以及无印良品等纷纷加入圈地。任何品牌的全球战略里面都不会忽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但这些快时尚品牌看重的只是中国市场。”UTA时尚管理集团总裁杨大筠指出,目前快时尚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更多是作为战略上的布局。从一线城市往二三线城市渗透,几乎成为所有国外品牌的战略进攻路线。
近一两年,快销服装品牌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其发展无争议地成为购物中心的销售王牌、坐上主力店宝座之外,其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也引发了零售业界对国内服装品牌营销理念的讨论。
从美邦、李宁、kappa到安踏、匹克、特步,国内运动品牌逐渐摆脱专业运动的局限,开发出更多的休闲、时尚风格的产品,开始侵入快时尚市场,并且保持低廉的价格优势。
但当中国量贩类时尚品牌与国际快时尚品牌展开同台竞争时,产品设计无差异,缺乏个性,价格低廉,商圈选择雷同等劣势也逐渐显现。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成长,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对这些低端产品进行消费。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经历了10年的高速成长,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十年,一定是品牌驱动作为主要推动力,而这一点恰恰是国内品牌所匮乏的。
虽然发展势不可挡,但佩尔森仍表示:“虽然中国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但那里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如今想要在中国获得成功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许多商家都开始进驻这个市场,因此竞争将更加激烈。”
关键词:外资百货 圈地
去年圣诞,中国消费者在海外市场疯狂采购、万人空巷的场景,已成华人高速增长购买力的象征。中国人口基数大,私人财富增长迅速,消费正处于成长阶段,让不少海外百货业巨头们愈发觊觎中国市场这块诱人蛋糕。与此相对的,是随着欧美消费市场的恶化,来华投资成了商家们眼中的救市良策。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是越来越多海外零售商们眼中的“香饽饽”
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零售百货集团梅西百货通过注资方式,向国内一家奢侈品网站注资1500万美元,并将在该购物平台开设专区,销售自有品牌商品。梅西百货的商品最晚将于2013年春季在该平台上市。业内人士揣测,梅西百货“曲线入华”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通过电商平台迅速了解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而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此次“试水”,为开拓实体店做准备。曾经低调撤离中国的法国老佛爷百货2013将在北京西单商圈重开。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