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时尚男装的崛起与消费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80后、90后是一个追求时尚与张扬个性的感性消费族群,他们的显著的消费特点就是时尚为先,乐于消费,他们对时尚的追求远远超过上几代人。随着这一群体消费能力的不断攀升,各时尚品牌甚至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纷纷调整品牌的发展路线,将目光聚集到这个年轻的群体,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消费变革。有理由相信,时尚男装在未来的男装市场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多品牌仍是主流
对于目前国内的男装企业而言,多品牌仍然是一种主流发展模式。
杉杉是国内最早提出多品牌发展的男装企业。2001年9月,杉杉提出“多品牌、国际化”战略。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杉杉陆续和国际品牌合作,使用对方的品牌和设计,利用杉杉低成本、精良的生产优势以及优秀的市场开发能力,引进MarcoAzalli、Sasch、Renoma、Munsingwear、LeCoqSportif、Smalto、Luniam等国际品牌,其“多品牌、国际化”战略驶入实施快车道。目前,杉杉拥有各类服装品牌二十余个。2006年,“宁波杉杉时尚产业园”落成,MarcoAzalli、LeCoqSportif等由杉杉公司参控股的国际品牌,与杉杉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杉杉西服”、“S2-citylife”等同时入驻,共同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
目前,杉杉“多品牌、国际化”已经进入到更高层面的实施阶段,借助“多品牌,国际化”的合作平台,杉杉将扎根本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资源,融合品牌、产业、资本和人的力量,致力成为“国际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的首选合作伙伴”,变身为“全球品牌综合运营商”。值得一提的是,当杉杉和在全球拥有超过150多个品牌运营权的“伊藤忠”实现战略合资的时候,和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际时尚产业集团结成更深厚合作友谊的时候,和“三井”合作开发运营奥特莱斯项目的时候,杉杉“全球品牌综合运营商”的梦想具备了有力的现实基础。
同为男装巨头的雅戈尔在2008年开始启动了“多品牌”战略。在2011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雅戈尔旗下品牌Mayor、Youngor、GY、HSM、CEO、HANP(汉麻世家)同时亮相。雅戈尔分别成立工作室,对各品牌进行规划、设计和运营。据了解,至2011年末,HartSchaffnerMarx已拥有门店86家,GY有112家门店,均以直营为主,Mayor和HANP(汉麻世家)分别有门店25家和10家。今年年初,雅戈尔投资了4.5亿元,在杭州武林商圈开设了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全球最大旗舰店,旗下品牌YOUNGOR、MAYOR、GY、HartSchaffnerMarx(哈特马克思)、HANP全线入驻。
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雅戈尔的多品牌战略业绩不俗,前三季度雅戈尔自有品牌服装业务收入增长13%,占纺织服装板块收入的比例同比提升至74%(2011年51%);子品牌发展迅速,GY、HartSchaffnerMarx和汉麻世家分别增长45%、40%和36%。
除此之外,一批主力男装企业都采取了“多品牌”的发展战略。今年年初,报喜鸟获得韩国LG服饰集团HAZZYS品牌商标在中国境内的使用许可权,其“多品牌”战略进一步丰富,目前报喜鸟集团旗下运营的品牌包括报喜鸟、圣捷罗、职业服团购品牌宝鸟、高级定制品牌卡尔博诺、BIG ROOSTER、意大利顶级休闲品牌Maurizio Baldassari、意大利高档商务休闲品牌TOMBOLINI以及HAZZYS等;红豆集团目前运营有红豆男装、红豆居家、伊迪菲、Zuo"—、轩帝尼五大品牌;利郎在2010年推出了时尚品牌L2……
多品牌战略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是企业产品多元化的品牌运作模式,其主要内涵就是企业根据各目标市场分别使用不同品牌,用多个品牌去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性需求。不同的品牌可以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从而可以使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多品牌战略能较好地定位和区分不同细分市场,强调各品牌产品的特点,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从而拥有较多的细分市场。与单一品牌战略相比,
多品牌战略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有风险,品牌的延伸绝非朝夕之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