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棉所:2012年总产716万吨 面积将缩减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7日

三、发展棉花生产建议

(一)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创新棉花生产服务经营模式

1、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兴棉力度。在机采棉品种选育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快轻简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技术融合集成创新研究,加大轻简化育苗移栽推广力度,机采棉内地研究示范取得新进展;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切实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挥“千斤棉”集成创新和引领示范作用。

2、创新服务经营模式,发展现代植棉业。棉花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和服务的竞争,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基地建设、高产创建和各种项目投资都要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经营模式方面有所创新。

(二)继续执行临时收储政策,研究出台消化库存的对策措施,严格控制进口

1、继续执行临时收储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尽管2012年棉花生产的物化成本上涨,2013年小麦价上调了9.8%,棉花比照小麦也应上调。但是,综合平衡国内外价格,以稳定临时收储价格为妥当。然而临时收储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也抬高了国产棉价格,极大的价差大幅削弱纺织的竞争力,可见临时收储有“干预失度”之虞。为此,棉纺织业一再呼吁改临时收储为直补值得研究。也有人提出对农民实施“年终退税”,退还农民购买农资间接缴纳的增值税,据测算这一“暗税”全国达5000亿元,分摊到18.24亩耕地约退274元/亩,新疆约退400元/亩,不妨先在新疆尝试。

2、研究出台消化收储棉的政策措施。包括增加国储量至300万吨;按期货价出售临时收储棉,差价由国家弥补;或采取2006年进口棉搭配国产棉销售,但过剩消化的时间要延后。

3、严格控制进口。原则上不追加配额,以尽快消化国内棉花库存,减轻压力与外棉冲击。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