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解析:服装企业如何玩转时尚奢侈品牌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8日

在物质层面上,品牌是勾引消费者钱财的招魂旗,解决了企业的销售问题,解脱了消费者不安分的钱包。在精神层面上,品牌是消费者在物质消费之余,得到精神满足的一个符号,是在明示或暗示自己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品牌,刻意地营造了一种圈子,并试图将某些人拉进圈子,而同时把另一些人阻隔在圈外,这种进进出出的游戏,最能利用现代人的孤独、恐惧和不自信的内心。

擅长运作的奢侈品品牌,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消费者的灵魂被切割成碎片,不由自主地飘荡在品牌乐园的上空,随着品牌设定的节拍而舞蹈,成了招揽另一波顾客的活广告。笔者认为,品牌这把刀解剖了人性的弱点,以完善人性的名义,鼓励消费者义无反顾地掏钱包、掏心灵,如同虔诚的信徒那般,为品牌主人奉献自己。

例如名车,其价值不能用加法来计算,因为它积聚了顶级的设计、技术和概念,一辆名车的感官价值胜过一百辆普通车辆,它承载的是梦想。从A地驶往B地的,是普通车辆;从人生A点驶往B点的,是名车。刚一接触的瞬间,你很难把它当成一部行驶机器,它仿佛是有生命的,雀跃的心与奔腾的魂灵带你驶往心中的圣地,去沐浴别样的生命的绚烂。

品牌这把刀又该如何锋利呢?笔者觉得,可以从3个角度加以磨砺。第一,忘掉定位,去感动消费者。定位,投消费者之所好,卖力地抛媚眼,这挺好的,毕竟消费的主权得以彰显。信息化环境下的消费者,很清晰地保持一种状态,他也许是八面玲珑的,不再满足于一种被别人划定的角色。定位而来的品牌显得过于呆板,紧箍咒般套在消费者求变、求新、求广泛认同的悟空之身。

第二,丢掉法术,做自己舍不得卖的产品。打渔的吃小虾,做豆腐的吃豆渣,他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了消费者。企业家们也应该造出自己中意而舍不得用的好产品,以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奉献给消费者。据说,王羲之在写完《兰亭序》之后,爱不释手,之后多次重写都不能达到当初的状态,怎么都不舍得给与他人,令家人世代珍藏之。对自己作品的爱惜之情,手工艺人和艺术家们或许更浓厚一些,他们是倾尽身心去创作的,视作品如生命。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0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