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曾表示,跨界对产品和品牌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不相干的因素相互渗透融合,带来创新感、文化感、立体感和纵深感。
比如,如今服装品牌和商业地产的跨界融合,这种合作现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形态的变革,各种极具创造力与感召力的新型零售业态不断萌生,在快速创造终端竞争优势的同时,彰显的是品牌的生命活力。一个业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从根本上把握消费对象的购物需求和购物行为的变化,在业态界限模糊之中寻求跨界合作成为满足消费行为多样性与复合性的最佳选择,商业渠道的革新与零售终端的创新必将成为改变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力量。
去年底举办的中国服装大会特地以“渠道:创新与跨界合作”为主题,举办了一个平行会议,可见国内服装业界对“跨界”问题的重视。该平行会议上,零点集团定性研究总监张燕玲表示,就渠道而言,近年来经历了单店经营阶段、连锁经营店阶段、商圈时代,现在进入到渠道跨界阶段。“单店经营的时候卖产品,连锁经营店的时候在卖品牌,商圈了时代卖效率,渠道跨界的时候卖生活方式。卖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效益,它形成了渠道跨界的基础。”
张燕玲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边界模糊的时代,所以企业最强大的生产力是创新,最有生命力的创新就是要进行跨界合作。
准确地研究消费者
.STYLE国际品牌经纪公司总裁陈芃认为,以往企业的经历主要是放在品牌建设、生产、零售等几大环节。不过,最近几年消费者开始对品牌形象有所关注,而且这个要求越来越高。从这个层面上讲,品牌的市场营销和公关就显得很重要。正如张燕玲所言,营销界也在进行跨界合作,比如汽车、手表等和孤傲段娱乐活动,就可以走到一个营销体系中。
陈芃早年在日本接受教育,后来毕业于日本的时装设计专业,她创建了首家国际时尚品牌公关营销代理公司NC.STYLE,她将众多的国际品牌带入中国并进行了成功的运作。对于陈芃而言,把国际品牌引入中国,再让其如何与中国市场需求相结合,必要的时候进行跨界营销,将之成功推向市场。
陈芃认为:“企业在做市场的时候不能靠行业直觉做判断,需要科学决策的手段做慎重的决定。”她表示,精准的眼光是成功的开始,对于品牌来讲也是同样,可以从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实行失败的案例,其失败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代理商;没有做好市场营销和推动;不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盲目进入中国市场等。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的变化,使得品牌对商品的制作和品牌形象的建设上要比早年间的要求更多,需要下的工夫更大。
她将NC.STYLE定义为一座桥,是品牌和代理商之间的桥,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桥,是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我们要做伯乐,再好的设计师也需要伯乐去发现。我们的服务对象包括了服务品牌化和生活类的品牌,有国际品牌、国内品牌和商业化品牌和设计师品牌。”
张燕玲也表示,零点集团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也发现,消费者非常注重搭配的概念。“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类消费者都是处于特定的生活方式圈里面,他的购物、餐饮和着装文化都是在一个层面上的。”
对于研究消费者的变化,宁波博洋服饰有限公司唐狮品牌总经理应春光表示了赞同。他说,在研究消费者的过程中,唐狮以前依据的是年龄。2011年下半年,唐狮根据消费者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对衣服品类的需求和穿着的定位,对消费者进行了分类。整体来看,消费者因为自身出生环境、生活环境、所具有的学识以及所交的朋友,对自己的着装有不同的要求;同时会随着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着装习惯和方式。
由于消费者存在的各种变化,唐狮对自身消费群体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据应春光介绍,唐狮之前的消费对象是年龄在18岁—35岁的人群,但是现在却是具有18岁—35岁心态的人,其品牌从年龄层面的定位转化为心态的定位。应春光说,回想多年前,大街上很多人都穿同样类型的衣服,比如运动装,不管是去喝咖啡还是做其他事情,就这一套衣服。现在的人不一样了,他会有更多的区分,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收入,不同人群所需要衣服的款式、版型都会发生改变。
从2011年到2012年,唐狮重新梳理了品牌定位。此前,唐狮的定位是休闲。随着消费者的变化,公司在保留原先产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偏向日韩的产品系列,其产品会有更可爱、清新的元素。2012年是休闲装市场进入革新发展的一年,大店发展管理之路,库存与租金成本的控制,产品基本款与时尚款的抉择都要求各品牌要顺应市场发展,更深层次挖掘消费者需求,唐狮对产品和经营战略做出调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