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七:购物网民红利萎缩
过去十年中国的网购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购物网民红利和人均消费两个推动力,其中购物网民的增长在2002年~2010年之间保持在30%~40%的年均增长区间,也使得网购消费每年增长在80%~100%,在2011年购物网民增速下滑到2成左右,网购规模增长也下滑到6成左右,根据CNNIC数据,由于网民规模的年均增速已经下滑到10%左右,购物网民的增速将继续下滑,使得网购规模的增速也将同步下跌。
购物网民红利的逐渐消失,让电商的竞争从拉新客为主转向沉淀用户为主,以营销为主转向以深度经营用户为主,常态营销情况下重复购买率较低的电商面临困境,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新客让你挖,以淘品牌为例,重复购买率和口碑质量很高的裂帛和茵曼等迅速崛起,而很多曾经很辉煌的淘品牌由于过于依赖淘宝营销规则遭遇危机,营销依赖性越重的网络品牌遇到的困境越大。
关键词八:小而美
马云提出小而美和C2B是未来淘宝的转型趋势,并且在双十二规模性测试C2B,在天猫抽走淘宝精华流量的基础上,到底淘宝向何处去?马云给了答案,淘宝要培养一百万个年销售规模一百万的卖家,小而美是指定位于细分领域的小卖家,它们的盈利能力和客户满意度、回头率都比较高,虽然很小,但是长得很美。
无论是小而美思路还是C2B模式转型,淘宝都在改变,以区隔于天猫,摆脱过去低价、低质的形象,也将品牌化的资源都让给天猫,定位区隔会让淘宝天猫都有自己的定位,实现共同良性发展,而不是过去一直在争夺流量和资源。
关键词九:供应链金融
阿里金融的数据一公布,立即引起了银行业的恐慌,包括招行、平安银行、包头商业银行在内的银行也纷纷关注,阿里金融以数据化为基础,在线评估商家的信用额度,并自动完成放款和收款工作,省去了繁琐的审核工作,坏账率仅0.76%,去年利息收入超过3亿,成为阿里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阿里金融试水成功后,京东也跟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签订协议,共同围绕京东平台开发供应链金融业务,这不仅给盈利带来新的空间,而且激活了平台商家的现金流,促进京东平台更好的发展,苏宁随后也宣布在重庆建立小贷公司,为苏宁易购的商家提供供应链服务。
2012年银行也不甘寂寞,建行善融平台和交行交博汇其实也是想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建立电商平台(B2B和开放平台),然后为传统金融业务提供进一步支持。
相信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成为电商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