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2年国内中小鞋企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4日

内外交困的制鞋业

从贸易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制鞋业的进出口增速都有显著回落。作为中国重要支柱产业,制鞋业如今正面临着出口减少和转型的压力,发展遭遇各种瓶颈,处于内外交困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欧美经济下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制鞋业出口形势十分严峻。2011年外贸增长为22.5%,而业界预计2012年外贸增长仅为10%左右;2011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的10.4%,排名世界第一。2012年由于全球经济萎缩,整体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中国依然能够稳占这一格局。二是人民币升值,宏观经济调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导致中国制鞋业成本不断上涨,甚至有部分企业陷入亏损或倒闭。三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制鞋业的发展,当前亟须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增加新的投入。

业内人士称,前几年中国制鞋业也面临诸多困难,当时主要面临资源、环境的压力,并不像当前这样面临如此严峻的出口形势。加上欧美一些外资企业从中国撤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鞋企的信心。

贸易壁垒当道

中国制鞋业的对外贸易之路从不平坦,近两年,随着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升级,国际上针对我国鞋类的各种贸易壁垒时有发生。一种是技术壁垒,我国鞋类主要出口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市场,占据了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受制于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鞋类产品出口的相关国外通报和退货屡见不鲜。对于制鞋行业来说,低碳环保已经渗透到上游原材料、中间生产商和下游零售企业整条供应链,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同时,由于我国出口的鞋类价格相对低廉,占据海外市场相当的比例,各类反倾销的制裁措施依次登台。2012年初,为了“阻止不公平的廉价鞋进入墨西哥”,墨西哥经济部长BrunoFerrari宣布了一项新的协议来限制从中国进口鞋类。墨西哥与中国通过签署鞋类产品协议,建立鞋产品进出口的实际价格,而2011年12月,墨西哥刚取消对中国采取的高关税措施。

7月4日,在实施反倾销制裁两年之后,巴西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对进口中国鞋类的限制,将对来自中国的鞋类半成品及配件征收182%的附加税。据悉,巴西这一制裁影响到泉州鞋类出口约4000万美元,致使多家鞋企退出巴西市场。

12月13日,中国台湾地区调查机关,公布了对中国大陆产鞋靴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结果,决定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对于大陆的制鞋企业来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科研力度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8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