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国内知名“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100PPI.com)和新华社和期货日报联合主办的,在上海召开“生意社首届大宗商品数据年会(CDA)”,会上发布了《2012年度大宗商品经济数据解读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大宗商品均涨幅为-1.82%。
报告数据显示,在2012年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21种,集中在农副板块(共4种)、能源板块(共4种)和有色板块(共4种),涨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农副板块;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纯苯(33.94%)、聚合MDI(28.10%)、豆粕(27.38%)。
环比下降的商品共37种,集中在化工(共7种)和钢铁(共7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钢铁板块;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顺丁橡胶(-30.38%)、丁苯橡胶1502(-25.72%)、炼焦煤(-23.46%)。本年均涨跌幅为-2.39%。
对于2012年大宗商品市场,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首先是延续。2012年的商品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延续了2011年下半年的市场情况,即跌多涨少,跌幅明显,这也说明商品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
其次是分化,各板块不再齐头并进,2012年农副和钢铁就形成反差,农副85.71%的品种上涨,钢铁87.50%的品种下跌,甚至行业内部、产业链上下游表现也差异明显,铜上涨3.68%,而铝下跌5.69%;PTA上涨1.18%,而涤纶下跌5.81%。分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行业、商品小环境的影响甚于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也说明市场的主浪在各方力量的影响下,正分解和减弱。
第三个关键词是破位。动力煤全年下跌20.74%,目前已回到2009年11月水平;天胶全年下跌12.04%,已回到2010年9月水平;铁矿石年内曾跌至652,相当于2009年9月水平。刘心田认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是破位,这些商品的从高位回落并不具备较强反弹性,2013年天胶涨至30000以上、动力煤涨至700以上的可能性都较小。不少商品正在寻求新的价格定位,而这种情况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具有代表性--WTI全年跌幅15.96%,实际也是破位下行。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