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纺织”命名的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本着“依托纺织、不依赖纺织”理念,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为思路,探索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培养了大批专业性、应用型人才,产生了一批对纺织产业具有革命性影响的重大成果,学校由此进入充满活力的良性发展时期,为行业类院校转型提供成功经验。
追求“专而精” 彰显纺织特色
一幅嵌入产业链的专业布局图,让记者对武汉纺织大学的专业设置一目了然,依托纺织材料、纺织加工、染色整理、产品检测、产品设计、纺织经贸这一产业链,对应嵌入了高分子材料、纺织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艺术设计、会计学、环境工程等28个核心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教务处常务副处长张昌介绍,这张图勾画出学校“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的概貌,展现学校突出纺织特色办学思路。
我国高等院校曾一度兴起改校名风,全国八所纺织院校无一例外地抛弃了原有行业名称,武汉纺织大学也从其前身的武汉纺织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经过一段时间徘徊,学校决策层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有着深厚纺织行业背景的省属大学,只有在某一维度办出特色和水平,才能在高校林立的湖北拓出发展空间。
校党委书记尚钢分析,如果跟着“211”“985”高校跑,急于“攀层次”,盲目追求“高大全”,那怎么也“拼不起”,必然出现“弱而全”,只有基于纺织的历史积淀,立足特色追求“专而精”,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集中力量办出高水平大学。
在分析纺织行业发展需求和自身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思路,建设纺织发展战略、新型纺织材料、纺织机械、纺织印染、纺织清洁生产、纺织数字化等以纺织特色为核心的六大学科群,并主动适应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建设新专业,改造旧专业,淘汰了4个办学水平低、就业情况差的专业,打造了服装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品牌专业。
结合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需求,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学校建设了反映产业共性技术的课程群和强调学科交叉的专题课程群,各专业必修课都作为其他专业选修课,开发了以纺织产业链关键环节为对象的专业交叉课程50余门,形成一批特色教材和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