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树立知名品牌 扩展内销需真本事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7日

“出口转内销”已经不是新内容了,几年前就开始有这个说法。但这两年,随着出口企业面对的窘境越来越大,特别是国务院于2012年6月11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计划(2012~2015年)》提出,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之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从未像现在如此深刻地感到“出口转内销”的重要性。

要树立受认可的品牌

面对13亿日益富有的消费者,如果中国每一个出口商都转向服务于国内需求,而不是继续依赖不冷不热的国外市场,恐怕不太现实。况且国内市场近年来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企业没有一些“真功夫”,是很难在国内市场屹立不倒的。

佛山市凯西欧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育林就表示:“我们从大前年就开始调研、筹备国内市场,从去年下半年真正开始做。现在国外经济增长存在很大问题,而中国经济环境比较好,所以很多国外公司也在关注中国市场,有很多国外客户希望跟我们一起合作开拓中国市场。”

谈及对转而开拓国内带来的不适感,吴育林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产品要求和商业模式不一样”。国内市场更多重视的是产品样式、价格、渠道,这是国内市场的特色,而国外市场更注重质量、技术的把关和售后服务,之间相差非常大。“所以刚转向国内市场,我们只顾及到了价格的承受能力,后来按照价格设计产品,同时保证质量,去适应这种国内模式。”他说。

对于未来主攻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打算,吴育林认为,对整体由出口型开始转向内销型的企业来说,开拓国内市场,关键还是看产品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最好能树立起国内认可的品牌,做特色产品。同时,做了多年国外市场的企业,可以把质量和信誉固有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把很多针对国外的最新设计带到国内。

外包模式风生水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均表示过出口形势每况愈下。2012年11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新民在广交会上表示,当前,纺织服装订单转移明显,尤其是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有不少订单转向了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孟加拉国、越南和柬埔寨。据统计,广交会上纺织服装成交量下降了15.5%。在此情况下,“出口转内销”似乎成了国内服装企业的救命稻草。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7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