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河北棉协:2012年棉花市场回顾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7日

一、“棉花收储”成为本年度最热词

2012年9月10日,中储棉启动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标准级328皮棉,国家以每吨20400元的价格收储。自此,棉花国家收储主导了整个棉花市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收储基本上掌控了本年度所产棉花。截止2013年1月14日,共收储棉花562万吨,接近本年度预计产量的80%,剩余的133万吨,一部分由于不够交储条件仍然在棉农手中,只有一小部分流通到棉纺企业。二是收储价格成为市场价格的标杆。新棉上市以来,籽棉价格在4元/斤左右徘徊,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家收储政策对遏制棉价大幅度下降,保护棉农利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如果没有收储政策,棉价跌幅会更大,波动会更剧烈,棉农受伤会更重,植棉面积下降会更快,产业链受到的损害会更严重。但也有观点认为,收储政策过于强调保护棉农利益,对纺织企业承受能力估计不足,导致纺织企业成本大幅上升,步履维艰。

二、纺织品服装出口不畅,纺织工业持续低迷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308.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6.72亿美元,同比增加2.07%,增幅较去年同期缩减19.1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1-9月份出口一直处于下滑态势,进入10月份,才略有好转。从国内纺织企业看,全国重点棉纺织企业亏损面在30%左右;常规产品普遍缺乏订单,尤其是大订单、长订单。

造成纺织业低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2012年欧美经济复苏乏力,购买力下降,节俭开支成为普通家庭的大事。二是我国产品受劳动力、棉花价格上升影响,纺织品服装成本加大,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竞争力下降明显。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纺织品服装竞争力已进入下降通道,短期内逆转基本没有可能。

三、棉花新标准备受关注

2012年1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等5项国家标准,并予以公布。标准将在2013年9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对棉花品级指标进行了改革,把品级指标的色泽特征、成熟度和轧工质量三个条件进行拆分,代之以颜色级、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轧工质量指标,并明确颜色级相关条款为强制性条款。新标准的突出特征是从人工感官检验向仪器化检验转变,检验方法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

当前,粮棉、粮经争地愈演愈烈,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趋势愈发明显。要稳定棉花产量,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棉花标准对棉花内在质量的考核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这有利于引导农业部门培育优良品种,有利于引导棉农多种优质棉,从而达到促进棉花品种改良、品质提高、棉农增收的目的。与此同时,新标准的推出,也使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检验人员面临重新上岗的压力。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