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回首2012年 我国机床产业发展现状

来源:工控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7日


  
2.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为重点,按市场需求和经济规模组织生产,发挥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要通过结构优化、资产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小强人”企业。当前国产功能部件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高水平的功能部件配套产业。提高普及型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是“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行业工作的主战场。决胜主战场,国产数控机床才有发展的空间。要从质量、可靠性、服务等方面人手,创名牌、扩市场、争出口。这是生存的需要,是发展的重举。
  
3.加快产品开发,增强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数控机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构成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创新、产学研结合、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形成新的开发体系和机制,解决开发水平、开发速度、开发一次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四个方面的问题。要以重点项目需求为依托工程,组织技术攻关,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品种开发,带动技术开发能力全面提升。要突出高科技人才和高技能工人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形成机床工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要重视技术标准和专利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保护,进一步提高行业技术创新实力。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合作质量
  
我国的数控产品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努力寻求用较短时间、较快速度和较低成本,缩小这种差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国外一流企业合作、合资,以市场换技术,以学费换人才,以股份换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要积极利用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机床工具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在接受生产力转移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外先进技术转移,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集成,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提高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机床工具产业跨越式发展。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7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