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库存让国际品牌降价
国际知名品牌的服饰和鞋类售价不再保持原来的高价格路线,究竟是何原因?
国内某知名运动品牌市场总监张先生分析,不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大幅度打折、促销都与去库存的压力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耐克发布的财报显示,继2012年第一财季净利润下滑12%后,耐克2012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再度下滑18%,至3.84亿美元。其中,销售额为5.77亿元的中国市场拖累了其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出现了11%的下跌,居其全球市场之首。业绩下滑的同时,其库存包袱却越来越重。截至2012年5月,耐克库存达33.50亿美元,和2011年同期的27.15亿美元相比,增长了23.39%。
而媒体报道也显示,为了节约更多的成本,继耐克关闭中国鞋服工厂后,阿迪达斯决定关闭位于苏州的工厂。国内某知名运动品牌市场总监张先生认为,这是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战略之一。关闭在中国的工厂,因为制造成本已不再是优势;国际品牌只有降低价格才能去高库存。
众品牌争夺二三线城市市场
其实,去库存只是国际运动品牌降价促销的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涉及战略。
国内某服装集团董事长祝浩泉分析,这与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和国内运动品牌争夺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有着直接关系。众所周知,国际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开发已趋近饱和。打入中国二三线城市,与国内运动品牌抢夺市场是国际运动品牌的市场战略。
“这从一些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部分产品直接售价就定在300元左右就可以窥见一斑。其实,这些国际知名品牌推出中低端价位的产品就是对抗已经在二三线城市市场相对稳定且开发成熟的国内品牌。”祝浩泉认为,这也正好符合耐克曾经提出的疑问,“如果多花50元,您会愿意改变主意买一双耐克鞋吗?”说明国际知名运动品牌非常了解中国的市场。祝浩泉分析,主动推出了中低端价位商品的国际知名品牌不见得无利可图。低价位的商品成本低,况且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成本也低,房屋租金等都低于一线城市,所以更大的销量可以为商家赚到可观的利润。
据悉,2011年,阿迪达斯在中国的中、小型城市开了1000家新门店。2012年,阿迪达斯在中国新开500家到600家门店,除了继续拓展二三线城市外,其中的300家到350家店将开在三线以下的小型城市。同时,阿迪达斯在东部和南部的开店速度将放缓,未来新开门店将更多出现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