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空心化”成隐形杀手 休闲鞋类服装企业需警惕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3日

笔者了解到,在地产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温州华坚鞋业和奥康集团、武汉太和、红人都进入的地产行业。红蜻蜓也进入地产、金融和教育行业,康奈进入了商业地产和商贸业。此外,雅戈尔、杉杉、红豆、美特斯邦威等国内服装品牌都是做跨界生意的多年老手。这些休闲鞋服企业在品牌上都释放出了“空心化”危险的信号。

企业为何会出现“空心化”现象

在特定转型时期,“空心化”现象在休闲鞋服企业中已经呈现出蔓延的趋势。对当前企业出现“空心化”愈发的趋势,专注于中国服装零售业的品牌突破专家、体验式营销推行者、业绩倍增模式实战型专家闵光亚告诉笔者,企业导致“空心化”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鞋服业成本不断上涨,而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产品价格涨不动,企业利润不断下滑;

第二,关税政策。东南亚一些国家鞋服品出口到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可以免关税,获得的税率优惠在11%左右,东南亚国家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第三,企业家短视、浮躁,不愿做实业。从实体经济出来的钱,一部分集中于炒房、炒股、炒资源上;另一部分则进入高利贷、私募基金、资本运作等领域。以红人、太和为代表的汉派服饰的衰落,这就是一个主要原因。而同处武汉的猫人服饰,专心致志的做服装,在国内女性大内衣行业,已是翘楚;

第四,规避风险。欧洲次贷危机以来,国际上的经济危机影响蔓延到国内,出口销量直线下滑。与此同时,国内的房产行业却蒸蒸日上,金融投资也如火如荼。于是大多数企业开始进军房地产,并投资银行和学校等产业。涉足新产业,原来公司的精干人员分流到了地产公司和金融公司,原产业的人数急剧下降,本行生意开始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了亏损。多年之后,发现问题严重,再病急乱投医,到处找高人拯救企业,但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高人也挽救不了倒下的旗舰。温州鞋服和汉派服装红人、太和就是典型案例。

“空心化”成隐形杀手,或将导致企业倒闭

据《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2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企业减少停产现象明显增多,温州市39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12年已停产企业有140家,产值同比下降有2276家,下降面达57%。温州市就有六成以上规模企业减产或停产。2012年迄今,温州停产的鞋企有100多家,关闭的有100多家。这些倒闭的企业与“空心化”有很大的关联。

此外,《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前5个月,浙江工业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利润分别下降23.8%、18.3%和14.3%.企业效益下滑严重,生产经营综合成本却继续提高。利息支出425亿元,增长36.6%,相当于同期企业利润的43.9%;用工成本上升15%左右。同时,综合税费负担总体较高。浙江省经信委千家重点企业季度调查显示,42.9%的企业反映二季度订单同比减少,比一季度扩大3.1个百分点。

据了解,一些休闲鞋服企业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也跟企业“空心化”有一定的关联。

闵光亚表示,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城市,由于追求完善的经济服务,使得大部分物质生产部门都转移到了欠发达的国家和城市。休闲鞋服行业比重下降,这本身不是坏事,它可能反映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是公司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和利润来源。但这只是问题的积极一面,同时还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方面,即实业的萎缩,意味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削弱。而失去了实业基础,不可能有一个繁荣的服务性社会,也不可能有技术进步。如果实业长期萎缩下去,“空心化”下去,也许服务业的兴旺局面可维持一段时间,但终究还是会垮下去。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6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