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三:名牌就是定位高端
在一些人看来,只有档次高、价格高,名气才越大,才能称其为名牌。因此,不少企业善于在追求商品价格和档次上做文章,动辄就是“帝皇风范”、“贵族气派”,甚至有的以名代实,恃名抬价。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煞费苦心弄出来的“珍品”、“极品”,不少都因价格太高令许多消费者闻而生畏、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其实,名牌并不一定就是高档高价,价廉物美同样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样能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品牌。须知我国的消费结构好似一座金字塔,广大中低收入的消费者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基,如果众多品牌厂家置塔基于不顾,眼睛里只有塔尖,连基本的市场份额都保不住,更不用说创名牌与保名牌了。
误区之四:名牌效应可以受用永远
由于科技进步带来产品开发很快,又由于消费者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需求在迅速变化,名牌也会随时被淘汰出局。一些企业一旦名牌到手就认为可以享用终身、万事大吉了,这显然是错误的。名牌决非终身制。名牌企业一定要居安思危,随时了解市场,在名牌产品处于上升时期,即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新款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品位,才能进一步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覆盖面,真正做到名牌长“鸣”不止。否则,停止不前,缺乏创新,必将使自己的名牌产品无奈地退出市场这个大舞台。
误区之五:名牌可成为商家的摇钱树、护身符
常言道:“创名不易,保名更难”。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要创出一种市场上顾客喜爱的名牌并不很难,但名牌创出后,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当千方百计去爱名、惜名和护名,以求名牌长寿,久有来客。现视名牌为“摇钱树”甩卖、转让商标者有之;视名牌为“发财路”进行协作、联营、配套,让他人做己产品贴己商标,从中收取提成或红利者有之;萝卜拔快不洗泥,只顾产量不顾质量者更有之。这些做法虽短时获利不少,但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面对当今市场,作为企业,只有及时走出各种名牌营销误区,树立起正确的市场名牌营销观,方能使自己的产品走俏市场,才能给企业创造长久的经济效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