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民生:2013年秀英区财政70%以上将投民生领域
张霁说,今年区政府在保障民生方面有一些初步的安排,第一,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初步决定今年财政收入的70%以上要投资于民生领域,进一步扩大民生的资金投入。第二,做好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一些人民群众感得到看得到的工作。
张霁说,秀英区今年“为民办实事”具体有十件:一是抓好校安工程,二是做好27小的校园改造,完善校园环境;三是新建两所公办幼儿园;四是做好十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开展博扶村等六个村庄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六是建设和投入使用东山镇农贸市场;七是做好农村的危房改造项目,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八是创建就业援助示范点一个,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九是建成并使用东山敬老院;十是建设海口港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面积不低于1600平方米。
城市拆迁:建设镇海村棚户区改造工程
张霁说,镇海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海口市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秀英区的“一号”民生工程。同时,他强调这个项目是“以人为本、让利于民。”让老百姓真正感到政府做旧改不是简单的拆一个村建一个村,而是造福一方百姓。
据了解,该项目在方案的设计上尽量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在具体村民拆迁的问题上,除了现有的房屋按照政策补偿以外,改造后村民每人享有不低于50平方米的安置房,并以每平方米2092元的优惠价格回购,让村民通过改造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制定了货币补贴和就地过渡相结合的临时过渡安置政策,解决了年老村民过渡安置的后顾之忧,确保生活水平不降低。
此外,该项目还将新建周边3条市政道路,保留和扩建镇海村公庙,设计了渔民主题公园、活动中心、戏台、体育球场等,逐步将镇海村建成集居住、商业、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风情渔村。
张霁说,在解决居民的转产就业方面,秀英区在安置区内规划了4.5万平方米的镇海商业广场项目,由村集体组建股份公司建设经营,每个村民均可享受到18平方米商业铺面的权益,既保持了镇海村海鲜这一品牌,又有效解决了村民转产就业的问题,保证村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
“现在村民都非常感谢政府,农民住上了新房,周围的环境非常优美,他们也比较开心。”张霁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