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危机下受创少 西班牙人钟情华人企业服装业应聘多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现在西班牙年轻的失业率已经超过50%,年轻人只能通过啃老或打零工度日。RUBEN的工作经历在他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与其坐吃山空,不如放下身段,自谋出路,给华人打工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在采访中,不少华人老板告诉记者,每个月都会有一些西班牙人上门推销自己。他们穿戴整齐,非常诚恳地请求老板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如果遭到拒绝,他们也不埋怨,态度依旧和善,客客气气留下简历和联系方式,希望能给老板留一个好印象,为日后就职提供便利。

毛遂自荐的西班牙人持续增多,华人老板对这一现象的态度也在逐步改变,从吃惊到接受,一些华人企业也打破了只用自己人的“魔咒”,慢慢地雇佣合适的西班牙人和他国移民。

华人老板为何雇佣外籍员工

在华人涉猎的领域中,服装店首当其冲,成为雇佣外籍员工最多的行业。这其中的奥秘在于,聘用西班牙员工可以提高服装店档次。众所周知,华人服装店一直都得是亲民路线,主打物美价廉。可随着服装店开遍西班牙的大街小巷,同行间也悄悄地开始了价格大战。本来有限的利益空间被压缩得更小,服装店的生存比率也大大降低。

有些华人老板试图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改善服装款式来提高服装的售价,但这种试图改变顾客消费习惯的方式却大都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何呢?比如某华人服装店衣服的售价从10欧元到20欧元不等,但这个价位区间的衣服利润很低。老板为了多赚点,开始进一些较贵的衣服,试图以25到50欧元卖出。这样的变革往往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这些高价的衣服无法卖出,造成产品积压资金无法回流,另一个可能是,长期光顾这里的客人会选择离开,因为服装的价位变得让人无法接受。

正因如此,近两年新开的华人服装店试图避开“廉价”线路。聪明的华人店试图把自己的店铺提升一个档次,主打中低档服装。所以在装修和进货时狠下血本,希望通过店内的装潢设计改变华人服装没品味的印象。可是店面装修得再华丽,只要几个华人营业员站在店里,顾客就产生瞬间联想:这时一家华人服装店,店内东西理应便宜。如果价格比其他店铺稍贵,客人就很难再次光顾。

为了从根本上去掉“中国制造,价格低廉”的标签,这些华人店主开始雇佣西班牙营业员。比如,2012年在马德里闹市区新开的多家华人店铺,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几家店全部换成外籍员工。虽然雇佣西班牙员工的投入相对高一点,但这个“去中国化”的做法的的确确给华人服装店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

除了服装店外,华人酒吧业主也开始接纳西班牙员工。酒吧老板薛先生就雇佣了两个西班牙年轻人。自从这两个年轻人来到店里之后,生意额有了不小的提高。来酒吧消费的客人大多数都是因为寂寞无聊才出来打发时间,能在酒吧找到沟通无障碍的知心人聊聊天,逗留消费的时间就更久,来得次数就更多。薛老板说,这两个年轻人都来自马德里周围的小城镇,工作认真,为人诚实,让他一改对西班牙年轻人无所事事的坏印象。相处久了,薛先生也将心比心,适当的多发些小费和稍微加一点工资,两个年轻人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对工作热情变得更高。薛先生还说,西班牙人不如中国人内敛,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直来直去比较好相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野心。只要衣食无忧,就算再平庸工作他们也可以做一辈子。而华人却时时想着自立山头,作为店主要时时提防,很是辛苦。

开仓库的林女士也在一年前雇佣了一个年近50的西班牙人JUAN。他之前在一家西班牙企业做后勤主管,因公司裁员,被迫离职。没多久,他的妻子也被炒了鱿鱼。两个孩子都在上高中,正是用钱之时,他托了好几个朋友才被推荐来到了这家的华人公司。JUAN一开始的职位是一名送货司机,可慢慢地林女士发现JUAN一专多能,拥有好多技术资格证书,而且毕竟之做过部门主管,对公司内部的大小事情都有经验。如今,林女士正在进一步观察JUAN,如果考察通过,她将提拔他为业务助理。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70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