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塑编产品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2015年末达到2190万吨的基础上,到2020年将达到4400万吨。总的增长速度可能低于“十二五”期间的年平均递增20%的速度。
工用纺织品:技术改造成为“正在进行时”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靳向煜
2007~2011年间,我国土工合成材料年产值平均增速约为17.4%,2011年增速达23%。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致使2009年产值增速仅为10%,相较于2008年仍有80亿元的增长。2011年,土工合成材料产值约为410亿元,几乎是2007年产值的2倍多。
2007~2011年间,我国的土工用纺织品年均增长35.3%,这比整个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增长率16%高出近20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52.3万吨,预计今后5年间年均增长仍将保持两位数,2015年有望达到73万吨。
我国土工用纺织品产地分布在山东德州(其中陵县是中国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山东泰安地区(主要是土工格栅、膜类产品),这两个地方所占的比重很大,其他地方还包括江苏、广州等地,但比例很小。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千米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千米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千米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这将为我国土工用纺织品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目前土工用纺织品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一是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但是在品牌、质量、专利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常规产品的质量存在性能不稳定现象,还须继续进行技术改造,一些优质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三是国产化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并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一是天然纤维及材料结构设计的发展与支撑;二是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发展与支撑;三是纺织加工关键技术的发展与支撑。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