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运动品牌特步:主动布局电商 明确产品定位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8日

从供应链、仓储到配送,特步正在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商业帝国。肖利华告诉记者,电商建设里自己很看重供应链,他判断电商的决战到最后将会是整个支持系统和供应链的战争。供应链管理范围很广,除了产品,还涉及供应商、成本、物流、资金管理以及公司级业务流程和时间节点的设?定。

“市场变化很快,生产都是提前下订单的。供应链协调不好,要么缺货,要么大量商品就变成了库存。”肖利华说。在特步,肖利华创建供应链管理中心,并组建了16人的团队,建立全集团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化计划、分析和监控体系。

尽管“双十一”成为了电商业狂欢节日,特步也在这一天达到了销售高峰,但肖利华仍然冷静地主张电商回归到商业本质。做生意的本质就是将钱变货,然后变更多的钱。在这一点上,特步强过很多烧钱的电商。

竞争加剧

电商是特步面向未来的战略。特步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在于,其所处的运动服装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体育服装的存货积压从2010年下半年就已开始出现,到了2012年,形势加剧恶化,很多运动服装品牌面临库存上升、渠道收缩、销售业绩下滑的困境。李宁、匹克、安踏等品牌出现了大量关店潮,特步2012年二季度新增门店仅为7家。

2012年12月15日,记者来到华堂亚运村店四层运动专柜,看到尽管大多数品牌都挂着七折或八折促销,但依然顾客稀少,店员无精打采地守着店面,361度服务员告诉记者,周末和平时这里人都不多,今天一上午只卖出了两双鞋。

导致运动品牌经营惨淡的重要原因,是从2007年开始的盲目扩张。有晋江品牌代理商曾向媒体透露,运动品牌为了能在2008奥运年有所突破,在2007年、2008年给了中间渠道商很大的市场压力,包括指定配货额度等。这直接导致奥运之后,很多运动品牌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定位雷同则是包括特步在内的众多国内运动品牌的致命伤。2001年,特步从外贸市场隐形冠军转战国内时,率先把消费群聚焦在13~25岁的年轻群体,踩准了时尚体育这一空白地带。和耐克的对勾符号相反,特步品牌LOGO是反叛意味十足的“叉”,并打破了体育品牌请体育明星做广告的规则,邀请港星谢霆锋担任品牌代言。

丁水波认为,特步最成功之处是“明确的产品定位”。不过,时尚体育的定位近几年受到以“快时尚”为卖点的休闲服装品牌的挤压。大量价格低廉、有快速补单和调货能力的国际品牌,如H&M、优衣库等,都在争夺传统运动品牌市场,成为了特步的潜在对手。

现在特步正在全力打造另外一个概念。肖利华就透露,以往,当消费者提到篮球会想到耐克,提到足球就会想到阿迪达斯,现在,他们希望消费者跑步时想到特步,在各种媒介终端,“爱跑步,爱特步”的广告词频繁出现在消费者眼前。

但这一定位目前并没有发挥出明显优势。相反,特步最强大的两个竞争对手耐克、阿迪达斯今年在中国区的业绩不仅没有下滑,还增速明显,阿迪达斯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19%。在以高溢价牢牢控制高端市场的同时,耐克、阿迪达斯还开始了“渠道下沉”策略,深度进驻二、三线城市。毫无疑问,这将使在中小城市优势明显的特步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稳健的发展策略使今年特步的财务表现强于其他运动品牌,在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弯道超车”的提法。但公开数据显示,特步2013年第二季度的集团订货会金额同比下滑15%~20%。订货会数据向来是业绩的“晴雨表”,订单金额的下降,或许表明了特步2013年整体业绩的下滑。

肖利华没有正面回应记者关于订货会金额下滑的问题,特步则公告表示,这样的调整将降低零售存货过剩的风险,长远而言会有助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营运。特步的弯道超车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在降低。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4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