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在2012年经历了行业寒冬的考验。
由于成本上升、高库存以及出口疲弱,从2011年开始,纺织服装行业的寒冬已经持续了两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纺织行业实现利润近2500亿元,有望实现2%到3%的增长率,是近20年以来出口增速上的第二个低谷。
证监会行业类制造业中,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整体状况仍不乐观。
行业仍处历史低谷
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截至发稿前,共有47家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发布了2012年年报预警,净利润平均下降4.65%。三年前,该行业风头正劲,A股79家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在201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增长61.24%。到了2011年,整个行业形势大变,全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2.26%。
据统计,证监会行业类制造业中9个细分板块,纺织服装行业在2012年表现最弱,全年下跌3.98%。在调查部分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时,记者发现出口萎缩与棉花价格国内外倒挂依然是纺织服装企业盈利的“杀手”。
服装类上市公司鹿港科技在业绩预警中称,预计2012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0万元到1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85%到90%。主要原因为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其中以欧洲市场低迷影响最为严重,公司中高档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减少,产品销售受到影响,致使公司年度利润降低。
华孚色纺则在业绩预警中表示,受国内棉价下跌去库存对利润造成的损失以及内外棉差价过大,出口订单终端以国际棉价为计算依据等的影响,其201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预计下降55%到85%,变动区间在0.75亿元到1.1亿元之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