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仅凭疯狂打折与网络销售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国产体育品牌的库存量仍居高不下。面对这种情况,业内人士表示,企业首先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注重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特性。据了解,目前国产体育品牌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众多国内体育品牌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诸如耐克、阿迪等国际运动品牌正通过低价策略,进军二、三线市场,给国产体育品牌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国产品牌急需找准品牌定位,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品的结构,通过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产品来打响自己的品牌。
另外,企业需要转变粗犷的发展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有专家指出,以李宁为代表的国产体育品牌的规模化扩张,大而不强的发展模式遭遇困境,体育品牌应该转变经营发展的战略。放弃当前密集开店、数量取胜的粗犷发展模式,细分产品线,通过渠道、营销、服务等多种措施,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实现做大做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