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多头持仓创新高
根据CFTC公布的ICE期棉期货投机持仓报告显示,自2012年11月27日以来,商品基金持续增持净多头头寸,连续7周累计增加23.42%。
同时,截至1月15日当周净多头率为23.26%,为2010年9月份以来的净多头率最高。受多头持仓的影响,自1月14日以来,美棉先后突破80-90.77美分/磅。国内郑棉先后突破19300元至20275元/吨。预计美国时间1月25日公布的投机净多头率将会继续大幅增加。
随着美欧债务危机的缓解,以及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的降低,投资者对于仓单风险的预期不断增强,资金纷纷入场做多。当然作为内外盘联动上涨因素,国内郑州期货棉花价格的上涨,与资金的持续推动不无关系。
对此,董双伟认为,对于国内棉花期货价格而言,仓单不足的客观问题会持续一段时间。虽然棉花期货价格已经突破19800元关口,但在2013年政策性收储价有可能持平或高于20400元预期下,对于产业链企业介入卖出保值需要严格做好资金管理,不可盲目用现货的视觉来看待现在的棉花期货的价格。
截至1月份,根据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为34.5天(含进口到港棉数量),同比减少3.3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减少2.8天。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为74.7万吨,同比减少9.8%,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减少20.3%。棉花工业库存的同比降低与棉企用棉短期偏紧的忧虑,是近期郑棉强势的重要动因。
在石晓晶看来,1月29日郑棉主力合约1309持仓量增3万手至18万手,1305合约持仓量减少2万手至13万手,其资金介入是主要原因。不过现在国内棉花需求仍处于弱势,未见明显好转迹象。供应方面,虽然2011年国内收储313万吨棉花,2012年截至目前已收储超600万吨新棉,导致市场流通新棉资源匮乏,但在近期国家大量抛储以及进口棉陆续到港压力下,可供用棉企业使用资源仍相对充足,基本面不支撑郑棉持续上涨。
同时,她也认为,郑棉上涨的主要因素在于在现行收抛储制度下可供注册仓单的棉花数量不多,国储棉严禁进入期货市场,仓单问题成为主要炒作题材,此番走势脱离基本面。后期郑棉走势受国家政策及资金动向影响较大,进口棉和储备棉是否能够注册仓单将成为主要问题。国内棉花现货市场,新棉种植面积减少或仍继续,但在国内近900万吨储备棉和进口棉支撑下,国家将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国内外棉价的走势,预期国内现货市场仍将维持平稳略涨走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