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上半月,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表现稳定。从58大宗榜看,1月7~11日涨多跌少,其中上涨55.17%,下跌24.14%,均涨跌幅0.24%。1月14~18日跌多涨少,其中上涨37.93%,下跌46.55%,均涨跌幅-0.01%。
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大宗商品牛市或将终结,价格走势在上、下半年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去年市场三起两落
《2012年度大宗商品经济数据解读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58种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涨的共21种,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和有色板块。环比下降的共37种,主要集中在化工和钢铁板块,大宗商品平均跌幅为1.82%。
生意社首席分析刘心田认为,2012年,全球经济在我国经济减速和欧债危机影响下,尽管有美国QE3、QE4的接连推出,但真正亮点乏善可陈,大宗商品市场下行在情理之中。
报告显示,2012年,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三起两落”。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景气程度每况愈下,在二季度末以瀑布式下跌的形式进入谷底。下半年,我国制造业出现复苏迹象,9月份更出现“井喷”式行情。虽然随后的两个月回调整理,但下半年的“底部”比上半年有明显抬升。
刘心田称,2012年是制造业的“疗伤”年,市场“三起两落”。其中,1~4月为第一起,5~6月为第一落,7~9月为第二起,10~11月为第二落,12月为第三起,说明制造业经济形势正在艰难改观。刘心田认为,2012年的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延续了2011年下半年的市场情况,即“跌多涨少,跌幅明显”,说明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
今年开市稳中有升
数据显示,大宗商品市场2013年1月份前半月表现稳健且有向好态势。以焦炭(连续上涨3个月,累计涨幅超过20%)为代表的多数品种或多或少保持了2012年12月的走势。综合来看,1月份,大宗商品涨跌比例接近,幅度波动较小。从供需指数BCI(1月初值0.20)和价格指数BPI(1月1日972点,1月18日979点)来看,也同样反映市场态势为上旬小涨,下旬微幅回调。
针对大宗商品市场2013年开年稳中有升的态势,刘心田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2012年年末底子好。2013年开年实际是延续了2012年12月的行情,翘尾行情翘到了跨年。二是2013年市场大势使然。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预期为早春、冷夏,一季度市场向上符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心态。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