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家已收储大量的优质新棉,收储量占市场总量的85%以上,剩下的优质新棉多掌握在大型纺织企业手中,中小纺织企业较难从市场购得优质新棉。为维持生产所需,一些中小型纺企不得不到处寻找高品质棉花货源,在成交过程中,一般预付50%左右的货款,尾款在30天左右结清,个别企业在成交过程中“现款现货”。
近日,有消息人士称相关部门将从3月起抛储部分新棉,此次抛储新棉、陈棉将按3:7的比例进行,即抛售储备棉中30%为新棉,70%为陈棉。
“如果消息属实,就意味着纺织企业能够以低于市场价1000元/吨左右的价格购入品质较高的新棉,抛储成交率或将继续上升。”郭银英表示,纺织企业所用优质新棉大多为新疆棉,而新疆库棉花通常仅限新疆当地纺织企业购买,内地纺织企业只能寄望于内地库新疆棉花的开放,以获取更多的选择空间。
该市场消息还称,本批抛售的储备棉将获准进入流通市场,可用于期货、撮合市场交割。对此,郭银英称,若储备棉能用于期货交割,将压制棉花期价回归。“作为贸易企业,我们目前也面临着‘拿货难’的困境,希望储备棉能尽早进入市场流通。”她表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