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多部委拟组合拳治理产能过剩盲目扩张 将推差别化电价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近日,各省市正在向工信部报送2013年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计划。进一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拟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完善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方案,研究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综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多个部门的数据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生产能力过剩,产能利用率比较低。2012年第四季度,工业制成品的产能利用率为80.1%。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我国的落后产能占到15%至20%,需要加快淘汰,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铁、有色、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风电设备、多晶硅等生产能力都是过剩的。”他表示,产能过剩影响效率、影响投资,如果发展下去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潜伏着危机和风险,因此要把化解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
  据工信部赛迪智库工业结构调整形势分析课题组统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倾向。
  另外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1至9月,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产能过剩存在进一步加剧的风险,钢铁和水泥行业尤为明显。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有216条在建水泥生产线,预计到2013年建成投产,届时新型干法水泥将达到31 .33亿吨。假设2013年需求量增长到24亿吨,富余程度也将达到30.54%。“这说明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不仅能满足建设需要,而且已经过剩了。”工信部有关人士表示。
  “抑制水泥产能过快增长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必须严格控制新增水泥投资。”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人士表示,在编制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规划时,发改委已经考虑了落后水泥产能较多省份的实际情况,拟按水泥总量不增、彻底淘汰落后水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原则,合理布局大型新型干法线。
  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多个部委近阶段将完善“组合政策”,突出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问责制、新老产能挂钩等对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约束作用,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7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