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3年:新技术驱动纺织产业转型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5日

满足不同细分行业的信息化需求一直是纺织信息化的难点问题。开发适合纺织行业应用、具有行业特点的各类软件成为许多行业“十二五”规划中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也是推进行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软件服务模式SaaS在纺织行业开始出现。可以预计,随着客户的快速增长,网络存储和带宽等基础资源就会逐步成为发展的瓶颈,对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自身计算机设备的性能要不断扩充升级,云计算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提供商如果基于云计算架构进行开发,就可以不在服务器和带宽等基础设施上耗费自己的资源,而更加专注于软件开发和应用,为大量的用户群提供更为稳定、快速、安全的应用和服务,并逐步发展,形成行业化的云服务,即许多人所期望的“行业云”。

联系到去年的热点——大数据概念,云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为大规模、多类型的数据提供了处理能力。2013年可以说是服装网购年,利用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将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其他应用系统的融合日益深入,必将催生出新型的营销模式,有利于纺织品服装开拓内需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越来越乐观的前景。

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方向

信息化建设在纺织行业开展多年,以前的主流提法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但是力量不集中,方向不确定,一直未能出现相对成型的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互相渗透的结果,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在2913年,面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加快,信息化建设应该认准生产性服务业的方向,把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纺织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有高新技术引领,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的应用,完全可以发挥对整个行业服务体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纺织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和各种业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策的支持,是形成制造服务化的基础。服务面逐步扩展,向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市场等等领域延伸;服务功能将日益深入,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服务对象将更加广泛,通过信息网络辐射到跨地区的企业。逐渐形成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行业化公共服务网络,可以覆盖重点行业和纺织业集中的地区,成为纺织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骨干和重要力量,为将来纺织工业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纺织行业活跃着许多面向细分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通过对行业需求的了解和熟悉,与用户企业联系密切,提供各种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机构应该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不断扩宽市场范围和规模,通过服务水平的提高,获得市场的认可,满足市场的需求,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纺织行业中的分工作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价值。要重视自身品牌建设,通过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文化,不断获得市场信赖和认可。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