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姚穆:资源匮乏下的纺织产业出路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6日

第二条,更为重要的资源,是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

现在全球纺织品的废弃量远远超过了3000万吨。这指的是纤维量,并不包括纽扣、拉链等。这部分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当前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上,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前纺织大国,如美国法国等。

美国于2010年正式通过法律,只要是利用废旧纺织品再生循环利用加工出来的纺织品,特别是服装,可以直接挂吊牌标记这是废旧纤维循环利用的产品。这些产品比用新纤维制作的产品性能有时要低10%,但是要教育全国人民为了保护地球爱护环境,应该多花钱买这些服装。只要挂这个吊牌的,大多比同类新纤维的产品贵10%。

2011年,法国国会也正式通过了决议,允许再生纺织品更贵,要求人民去支持充分利用再生资源。

我们在这方面研究了有几年,但是进展缓慢,非常艰难。恐怕我们还要经过一段宣传教育的过程,使消费者能接受。

废旧纺织品利用的出路

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的出路是非常广泛的,因为纺织品包括服装在内,废弃之后,再生利用,还是原来的分子,重新利用很好做。

相当一部分的服装,应该是可以利用再生纺织原料生产的,包括目前把服装厂加工下来的边角料,直接再变成纺织原料,这个过程已经走到了比较顺利的渠道中。既然是服装厂,自己用过的布原料,分得很清楚,纯棉的就是纯棉的,涤纶混纺的就是涤纶混纺的,锦纶的就是锦纶的,不会混在一起。其次,这部分是没有穿过用过的,不会有特殊的细菌,不用再消毒;没有用过,也不会有脏东西,不用特别地清洗,成品布也不会有浆,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这个原料可以直接利用,不会产生复杂的问题。直接可以纺纱织布,既可以做衣服,也可以做家用、产业用的纺织品。

产业领域中,建筑上的保温隔寒,冬天保温夏天隔热,现在所有的新建筑都要加上保温层的,相当一部分也可以利用废旧纺织品来替代,只需加上相应的阻燃处理之后就可以了。另外,高速公路、高铁经过居民区时两边的隔音层,利用废旧纺织品做成的原料制造,技术已比较成熟。

在世界纺织机器展览会上,你会发现日本的展台上,可以用废旧纺织品原料直接加工成毡,最薄35毫米,最厚的可以做到160毫米,一次成毡,很方便。这方面可以利用的领域很广,既可以用到家用建筑上面,也可以用到社会工程上面。还可以做成卫生用品、尿不湿等等,但是这方面,对于防止细菌、病毒要特别关注。同时汽车的坐垫、内部装饰,已经可以允许大量使用废旧纺织品原料加工物。世界上几个大的汽车公司,包括奔驰,已经要全部使用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原料进行加工。

农用也可以用废旧纺织品原料,用得最多的是大棚的保温。因为这个东西,只需要保温,不用顾忌颜色、花样,这方面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加以应用。有些果实的保护,同样可以用剩纺织材料来进行。除此以外,包括服装里用的东西也可以用剩纺织材料,比如衣服里的合成革。

现在一些再生利用工厂收到的材料很大一部分是聚酯瓶子,熔融之后可以做成新原料。但是这在中国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江苏、浙江利用聚酯瓶子做的涤纶丝,绝大多数用的瓶子都是美国进口的,美国的瓶子瓶盖都是卸掉的,上面贴的纸都揭掉的,并且每一批来的瓶子都是一个型号的,一种颜色、一种品种、一个型号的进行分解,较为方便,现在我国回收的瓶子进行分解还有一些过程。

还有其他很多的特殊产品,如医院里面医用的废纺织品,这部分规定统统要到垃圾焚烧厂焚烧。因为这里面可能带有细菌病毒,要另外处理,不准乱回收利用。

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对于一般纺织品,尤其是衣服等,回收后能否保证没有病毒和病菌。按照规定,回收衣服必须严格消毒,不能变成传染源,影响社会稳定。

纺织原料可能会引起流行病是有历史教训的,是和山羊和绵羊里带的布鲁斯氏杆菌以及炭疽杆菌有关。从1940年到1949年不完全统计的数据表明,中国每一年羊毛的运输加工使用,造成布鲁斯氏杆菌和炭疽杆菌引起人死亡人数每年达到30万到40万。从1963年开始,纺织工业部主导下开始建立专门的毛包消毒。

直到1983年,中国才完全消灭炭疽杆菌和布鲁斯氏杆菌。但是现在依旧不能掉以轻心,2011年12月,美国骆驼绒和山羊绒协会会长给我们来了一封信,提到阿富汗发生了炭疽杆菌流行。所以,我们必须关注病毒和病菌问题,严格消毒。

消毒成本很高,加上相关检测,成本更高。这部分也是我们要关注的事实。

纺织品的品质非常复杂,现在都已经数不清到底是几百种还是上千种。此外,混纺产品很常见,不知道里面混着什么材料,不好分解。不同品种的分解费时费工,而且混纺产品太多,如何进行分离,尤其是多种材料混纺,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科技研发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必须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开发应用和市场。谁来买谁来用,用在哪里等都必须弄清楚,这样才能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前道工序要为后道工序服务。比如消毒,不能等到织完布之后再去消毒;后道工序也要为前道工序补台。有的问题前道工序解决不了,后道工序就要负责完成。这样这个产业链才能搞活。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