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协会相关人士认为,2013年导致我国皮革行业发展减速的因素短期内仍难以改观,制约外贸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美国、欧洲、日本是我国皮革业最主要的三大出口市场,财政悬崖、欧债危机、政治摩擦等利空因素使得出口订单形势不容乐观。
2013年我国皮革行业形势难明朗,汇率变动、成本优势丧失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等,这些导致皮革行业发展减速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观。
但是业内人士仍预测,本世纪前二十年仍是中国皮革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在转型升级中大有可为。
皮革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皮革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转型升级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皮革行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质量与效益,有效支撑我国从皮革大国向皮革强国转变。
“信息化和自动化,就好比两条腿,有了这‘两化’,企业就会跑得更快。”浙江金帝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诸建勇认为,“两化”的提升,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成果就是用工成本的降低。
据了解,金帝鞋业有限公司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3D设计软件开发鞋型,使鞋样设计“数字化”,大大节省了设计时间,仅裁断设计环节就节省80%的人力成本,2012年其公司平均用工减少1000余人。
两化融合成为皮革业“十二五”期间转型升级的必经途径。2012年,工信部对18个行业进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其中制鞋业两化融合评估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信息中心和中国皮革协会共同承担。多达数百项指标的《制鞋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让鞋企首次深入全面地了解制鞋行业两化融合所涉及的具体操作,而且对国家后续的支持政策等方面有了明确认识,将促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有力提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