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企业危机应对法 三招提升单店效益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7日

促销转向多元化

数据显示,中国服装[0.00 0.00% 资金 研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去年前三季度产成品存货2569.66亿元。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数据显示,去年9月,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6.8%,比上年同期下降16.5%。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百家大型零售企业监测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服装类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2%,比上年同期下降12.2%。

种种数据表明去年是服装企业不堪重负的一年。服装企业深陷库存泥沼,这也造成了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电商服装促销从年初进行到年尾,消费者疲于折扣,将促销视为常态。业内人士分析,服装企业亟须逃脱买赠与打折的误区转向服务型、活动型、公益型促销。

在服装品牌各自为战的促销中,该人士提议服装品牌需建立异业联盟,选择定位相近的餐饮、娱乐等业态进行跨界合作,广泛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其他消费习惯,快速取得客户资源。同时,服装企业不应忽视售后信息回馈,定期对会员进行回访和满意度调查,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有效的互动平台。

终端店铺需因地制宜

服装品牌虽已告别“野蛮生长”的年代,但企业的扩张之路仍在持续。从单店到连锁化进程中,服装企业需根据区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趋势调配服装款式、店铺经营模式。事实上,已有企业意识到增加企业盈利需从提高单店效益入手。

数据显示,美邦直营店平效为2.2万元,加盟店平效为1.8万元,与ZARA、优衣库等知名快时尚品牌5万元左右的平效相比有较大差距。美邦相关负责人表示,美邦去年开店计划十分谨慎。去年美邦店铺增速计划由2011年的30%降至5%-10%,经营重点也将由门店扩张转向门店平效提升上来。

在独立服装评论员马岗看来,服装企业需根据当地消费趋势调整终端零售的服装价格,推出平民化、大众化商品。

虽然服装企业不能够将形象店全面复制,但一般店面通过营造主题鲜明的陈列和特色的经营服务,依旧能虏获消费者。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翠微百货的欧迪芬专柜虽不到60平方米,但凭借导购贴心的服务创造了整个楼层内衣销售冠军,欧迪芬销售额远高于与之临近面积是其两倍之多的黛安芬、爱慕专柜。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1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